| 更多
高考生物题型解读之因果类选择题2011-11-16 13:24: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因果推断类选择题,作为一种高考(微博)生物选择题的常见形式,其出现的频率仅低于分析判断类和直接提问两种类型,同时也是难度较大的一种选择题命题形式。 这类选择题,通常题干陈述有关生物学的某个事件,要求考生从供选答案中挑选出与其存在着因果关系的选项。通常有两种类型。

第二种类型是由结果逆向推理出原因,简称为逆向推理。

题目:(2008·宁夏卷·4)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出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出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解析:这道题涉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这一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依据题干“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可判断出这两个神经元及其之间的突触在结构上是完整的,在功能上也是正常的。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有可能是药物影响了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突触间隙或者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中的一个或几个的功能。但如果是影响了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或者突触间隙的功能的话,突触间隙内神经递质的种类或者数量将会发生变化,但是本题中“检测到突出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因此药物只可能是影响到了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答案:B

因此,在进行逆向推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四个选项把握思维的全面性,避免思维的漏洞,同时还要注意在充分获取试题的信息的前提下甄别筛选,避免思维的盲目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资源:高考生物 题型 选择题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