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广东十几所高校称无惧停招新规2011-11-23 16:10: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前日,教育部出台201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称,高校专业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60%,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消息一出,网友直指新政是在逼高校就业率作假,有高校教师则感慨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将面临“灭门之灾”。但记者巡访广东十余高校均被告知,广东高校的就业率一直领先,他们无须担心完不成这个任务。

广东十几所高校称无惧停招新规

 

     前日,教育部出台201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称,高校专业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60%,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消息一出,网友直指新政是在逼高校就业率作假,有高校教师则感慨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将面临“灭门之灾”。但记者巡访广东十余高校均被告知,广东高校的就业率一直领先,他们无须担心完不成这个任务。

  意在精英培养的高校,应在基础学科的基础上,加强应用型专业设置;高职高专院校,则应向市场靠拢,设置科技含量较高的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不设置基础数学、行政管理这样名字好听、教学办法极为简单的专业。”

  ———华师教授王建军谈如何合理设置专业

  前天,教育部出台的通知抛出重磅炸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专业动态调整、预警和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其实,早在2003年,广东首次建立高校“三个适度挂钩”的运行管理机制,其中一条便是:将就业率作为高校设置专业的重要参考指标,对那些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根据情况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当时就曾引起热议。

  这次新规对广东高校带来多大影响?新快报记者昨日巡访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10多所各层次高校发现,它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广东高校的就业率一直领先全国,60%的就业率是非常低的要求,根本不担心完不成任务。

  华南农业大学就业办主任曾雅丽笑着说:“专业就业率低于60%不太可能,广东高职高专、重点大学的初次就业率都达80%了。即便是基础学科,也不太可能低于60%。若某个专业就业率低于60%,不要说教育部叫停,学校自己早都减招甚至停招了!”

  广东金融学院就业办主任吴斌表示,广东2011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超过94%,全国为70%。往年广东曾对就业率排名较靠后专业予以限招。他认为,新规只是要求高校重视就业,在专业设置上不能拍脑袋,要有市场分析。

  作为独立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也对新规表示“毫无压力”。该学院招生办主任李雯表示,独立学院设置的专业,都是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没有独立的基础学科专业,学院多年来的就业率都在98%以上。

  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黄兆团表示,多年来,广东都将就业率作为专业设置及专业招生规模的一个依据。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监控统计及调控标准,若就业不好,学校会主动减少招生计划。

  教师担忧

  砍掉一些基础学科

  不利学术整体发展

  相比高校招生及就业部门的乐观,部分教师对此新规表示“亚历山大”,甚至认为这对文史哲等基础学科是“灭门之灾”。

  华中科技大学教师、微博网友“夏小米V”说,“每个专业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应交给市场去调节。比如一些基础学科,赚不到钱,但有些有钱人的子弟愿意去学,当成了一门兴趣。你砍掉了,就造成了学科的不完整,长远看也不利于学术的整体发展。应该允许一些‘小众’专业的存在。”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招生办主任李雯也认为,新规可能对基础学科发展带来冲击,但社会和谐发展是离不开基础学科尤其是人文类专业的,如历史、地理、人类学、社会学等专业,好比一个人光懂技术不懂人文,那他的情感和知识储备是不完整的。

  网友质疑

  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大学都要沦为技校?

  网友热议认为,新政策是在逼各高校就业率作假。甚至有人指出,这根本是将就业问题丢给高校,极不负责。

  网友“有趣的L×××oid”直言:别傻啦!有“被就业”存在,就业率不可能低于60%。该网友晒出班主任在Q群里的一段话:“暂未工作的同学……,告诉朋友,如有人打电话问你是否在那工作,说是就行啦。就当是应付就业统计……”  

  不少网友为文史哲、数理化专业等基础学科抱不平,有网友这样称:“单凭一个就业率,就决定一个专业的开停,那我们都去上技校好了,办什么大学呢!”

  连专业设置也要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网友“静气斋主”干脆建议,全国高校统一改名“职业培训所”。

  网友“IQ卡不信××××爱”举例说出了新规的不对:“是不是破案率不足60%,就关闭公安局?保障房建设不足60%,就关住建部?足球胜率不足60%,就解散国家队?” 

  华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建军:

  单追就业率,人才发展无后劲

  华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建军表示,对于一些用市场导向推动的专业来说,用指标限制招生有其合理性。但对哲学等基础学科来说,单纯追逐就业率,易导致人才发展后劲不足。

  王建军说,院校设置专业往往一哄而上,某一时期某一专业很热门,学校抢着开设,往往反使热门专业变冷,导致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率下降。因此,教育部用60%的淘汰机制,限制所谓热门专业的设置,有一定的道理。“比如管理类专业,美其名说出来当白领,扩招后却导致招生泛滥”。

  但对基础学科来说,王建军称应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他表示,哲学、文史等基础学科,就业率很低。但如果高校都追着就业率跑,缩减对基础性人才的培养,那么人才发展将没有后劲。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功利性评价,学校恐成培训所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用硬性指标来淘汰专业,会有两个问题:一是加剧高校就业率作假;二是抹杀传统学科,使高校失去办学特色。

  他说,高校就业率统计与利益挂钩,学校为了维持专业生存,“被就业”、“被要求就业”等情况难免蔚然成风。加之,就业率均为高校自主统计,没有外部监督机制、标准的设定,只能进一步加剧就业率作假。

  “一味强调就业率,使得传统学科被挤掉,办学特色何在?”熊丙奇说。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