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学习笔记,建立纠错本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知识是必需记在纸上再看一遍才能理解和掌握的。当然,记笔记不是抄书,更不等同于练字,需要记下的往往是在学习或复习课本知识和相关辅导材料时遇到的、或在做题中总结出的知识(大多是做题的经验和教训),这是减少“一错再错”的最有效的方法,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内容可分为六种情况: ①记下你自己认为重要的和你认为容易忘的知识点。这一点因人而异。同一节内容,因为认知水平不同,需要记的内容就不同。但是大多会符合“英雄所见略同”的规律。在正常情况下,同学们的认识与出题人的认识往往是相同的,即:同学们认为重要的,就是考试要考的。因为同学们的认识往往从老师那里来,且考试考的是重点,并不回避常见题和做过的题。 ②记下顿悟到的知识(大多是“一句话知识”)。有时,我们一直对某一类问题比较模糊,相关的题总是理不清思路。直到有一天看到或听到关于这方面的某一句论述后,感到豁然开朗,不由得脱口而出:“原来是这样啊!”这时,一定要及时将这一句话和相关的问题记下来,这是学习产生质的飞跃的重要时机。就好像作家、音乐家、科学家的灵感一样,当灵感闪现的时候,一定要把它捕捉到,迅速记下来。若不抓紧记下来,则顿悟到的知识会很快与你擦肩而过。白白错过了一次提高学习成绩的大好机会。下一次的这种顿悟,还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再次出现。这就好比玩游戏时,飘来一个“炸弹”,吃下后,火力猛增,才能顺利闯过这一关。若让“炸弹”飘走,可能无论如何这一关也闯不过去。有时老师就某个问题的讲解打了一个比喻,可能就是你闯关的“炸弹”,一定要及时记在“小本本”上。 ③记下规律性的知识。如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还原性强弱顺序的判定、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混合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有机物中烃的燃烧规律以及常用口诀等等。这些都是记的重点,即使会了,也要整理一下。 ④记下特殊的知识。化学知识内容庞杂,归纳时主要考虑的是共性,还有许多特性的知识,往往隐含在共性背后,切不可忽视。否则,得到的知识是不完整的,例如,浓硫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更重要的是具有氧化、脱水和吸水三大特性;卤素的有些通性不能兼顾氟,必须突出强调氟的特性:单质氯、溴、碘均不能与稀有气体反应,但氟可与稀有气体反应生成Xe、Kr的氟化物,如XeF2、XeF4、XeF6、KrF2等;单质氯、溴、碘与水的反应可用通式X2+H2O=HXO+HX表示,但氟例外,2F2+2H2O=4HF+O2↑;氯、溴、碘氢化物的水溶液具有强酸性,而氟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是弱酸;氯、溴、碘氢化物的水溶液均可用玻璃仪器制取和贮存,但氟化氢需用铅皿制取且在塑料瓶中存放;CaCl2、CaBr2、CaI2易溶于水,而CaF2不溶于水;AgCl、AgBr、AgI不溶于水,而AgF溶于水;讲解羧酸的共性时,不能忽略其中甲酸的特性;讨论溶液时,固体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氨水、酒精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等等。可以说,考试一半是考规律,一半是考规律中的特例。规律好记,但特例就容易忘,一定要特别记下、特别注意。 ⑤记下多次做错的题型和相关的知识点。由于先入为主的影响,第一次做错了的题,后来便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虽然不是相同的题,但是题型一样,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也一样。这是最致命的错误。这些题可能分散在好几章里,复习时,一定要把它们挑出来,记在“小本本”上的一个地方。这些题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考察某个知识点的。把这些题集中起来,就是对这一知识点最全面的复习。如果不记下来,今天碰见一个,不会;明天又碰见一个,不清楚。这样会造成一个假象,即:自己很多题都不会,逐渐地自信心就没有了,学习便开始退步。集中起来一一对比,你会发现,错了这么多题,原因却只有一个,“一错再错”现象是同学们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预防一错再错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考试前看一下自己曾多次错过的题,相当于考试前有人给你提个醒。但是,如果平时做题和复习时没有把这些题记下来,考试前也就没有什么可提醒的。自己哪些地方容易错,也不知道。 ⑥记下经过请教别人才会的题的详细解题过程和注意事项。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优秀学生之所以能在各种考试中保持较好的成绩,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他把不会的知识真正问清楚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这里为什么要强调“真正”两个字呢?因为有些同学也问了,也耐心地听老师讲了,也听懂了。但是仅仅满足于听懂了,没有把听懂了的知识再写出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题或干其他事情去了。几天后考试时又遇到了这样的题,下笔写的时候,才发现写不完整,重蹈了“一错再错”的覆辙。若是当时问过之后,马上写下来,发现问题继续问,就不会出现后悔莫及的事情了,正所谓“行百步而半九十”。 2、重视实验 对于实验的基本要求是明确目的、理解原理、熟悉步骤,做到勤于动手、善于动脑。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做实验就学不好化学,化学与实验密不可分。很多同学不懂这个道理,不太重视实验。认为只要掌握课本上的一些理论,就可以推断出所有实验的现象,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实践出真知”,“一切正确的认识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这些话都很有道理。有好些化学问题,不通过实验,就难以解决。新一轮高考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理论性减少,实验题增多,“黑板上做实验”能得高分的年代已经过去,现在的高考不“真做”是不能得高分的。 如乙烯的制取实验,课本上讲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共热到170℃便可制得,通入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其褪色,证明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并具有还原性。但若实际做一下实验会发现反应后期混合液变黑,产生的气体并不是单一的乙烯气体,而是乙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因此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乙烯气体;再如乙烯、乙炔均能使溴水褪色,但谁快谁慢呢?理论上讲似乎是乙炔,但实验结果却是乙烯。这一切单靠课本理论凭空想象,是很难得出答案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中一些理论,而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实验,重视每一个实验,从而提高从实验中获得正确认识的能力。 实验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看似简单,实则重要,实验过程中要牢牢掌握实验目的;其次要熟悉实验步骤,不可做一步,看一步,要通盘掌握,弄清每一步的意义;第三是实验过程中要多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问的越多,学习效果越好,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立足三基、夯实基础 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化学来说,“器”就是基础,只有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善其事”。那么,怎样才能打好基础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扎实的基础,源自于不断的积累。有时候,往往就是这些看起来并不重要的积累(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会成为解题的关键。 ⑴学好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理论,用以指导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对于元素及其化学物知识,一般是从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到制取、用途及保存顺序掌握,它们的关系是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制取、用途及存在、保存;学习时首先要学好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理论,要准确、熟练的掌握同周期、周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包括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金属性(还原性、失电子能力)、非金属性(氧化性、得电子能力)、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等等,对容易混淆的内容要尤为注意,如同一主族卤素单质和碱金属单质熔、沸点的变化、卤素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等。通过理论去指导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学习。高考中有常见题型,就是运用规律推断某一不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如砹(At)、铯(Cs)、镭(Ra)等。2000年3+x高考第9题“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的II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镭比钙的金属性更强 B.在化合物中呈+2价 C.镭是一种放射性元素 D.氢氧化镭呈两性”,甚至考到114、116、166号元素。 能力的实质就是系统化、概括化、程序化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的系统化对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 在素质培养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有一个知识的系统网络,重视基础知识讲清讲透,这样,能力才可以得到提高。布鲁纳认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课堂中要善于将知识纵横向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的贮存,这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意义记忆和逻辑记忆。其益处为不但强化了记忆功能,还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结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系统地学习,努力做到心中有“树”,这是学习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 具体来讲,一本书就好比一颗大树,它的书名就相当于大树的主干,各章的标题相当于大树的主枝,位于各章之下的节是大树的侧枝,各节所阐述的具体概念、定义、定理、公理、公式、原理、规律等可以看成是大树的小枝和叶片,至于每一个文字、标点、符号等则可以看成是大树的细胞。 我们在学习时,就要注意按照这样的结构,把所学的知识组织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 第一,化多为少,减轻记忆负担; 第二,形象记忆,迅速可靠; 第三,将知识联系起来,可以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熟练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出于某种投机心理,出于应付考试的心理,不愿意全面系统地学习,而愿意采用一种“划重点”的学习方法,以为这样可以省力速效。其实恰好相反,打乱知识本身固有的系统结构,孤立地记忆一个个重点,就好比撒落一地的叶片,要一个个捡起来,那是很费事的。 总而言之:学高中化学 它虽然是理科,但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只要从上述几方面认真学习,你一定能学好高中化学。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