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精练复习资料不要见题就做 【备考建议】 1.研究大纲和近三年高考试题 今年的高考大纲是不会变的。复习时,我们要紧扣大纲,既要重视考试范围,也要重视高考的目标要求。学生手里有很多复习资料,但我们还是主张精练,不要见题就做,有些高考复习资料还是存在质量问题的。我们建议,在最后冲刺阶段,至少让学生做两套往年的统考卷子,这样的训练才具有较强的实战性,学生也可以通过做高考卷子,把握高考试卷的分量和难度。 2.教材内容要有删减 历史高考要考五本书,如果所有内容都记都背的话,学生哪有那么多时间,也记不住。教师要根据大纲和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不要认为这个不讲考了怎么办?这也删不得,那也动不了,从头到尾,五本书的内容无所不讲,到头来弄得没有重点,学生学得糊里糊涂,考试成绩怎么能理想呢? 3.注重能力的培养 包括高考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等。 4.树立史料教学观,补充相关史料 最后阶段的复习,要重视史料。近三年来的高考题,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基本上都是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境的命题方式,过去的那种老式问答题已经在高考试题中消失了。 5.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 调阅的诊断试卷上反映出学生答题能力和答题技巧不太强的问题,这是老问题了,知识储备和知识输出是两个不可偏废的问题。答题能力要通过训练才能培养起来,答题技巧需要教师演示指导。回答主观题首先要注意审题,审题要不惜花费1/3的时间,次之要注意回答问题的逻辑性以及行文的规范化问题等。 6.2011年热点 1、辛亥革命(1911年10月)。 2、中共成立(1921年7月)。 3、十二五规划问题(历史上有关计划的内容,尤其是苏联的五年计划)。 4、海洋问题。 5、民生问题(灾害、粮食产量、手工业等)。 6、西藏问题(1951年和平解放)。 7、美国内战。 8、外交关系(中美关系等)。 9、苏联新经济政策及解体。 10、其他:关税、茶叶、跨国公司、以工代赈、人口、交通等。 地理问题:概念掌握不实图表判断力弱 【问题】 1.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不实 2.地理的空间位置判断不准 3.判断图表的能力不强 4.总结归纳不全 5.审题不细 6.回答不清 【备考建议】 1.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教师的后期教学工作必须要认真做好规划,目标明确,突出重点,这样才能保证后期的教学效果。后期的复习应强调3个环节: (1)构建网络,促成知识迁移。知识网络的构建,不仅有助于考生牢固掌握和理解课本知识,还有助于考生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促成知识的迁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规范解题,注重方法指导。由于考生答题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致使不少考生因此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分数。可见,方法指导特别重要。 (3)参与训练,强化独立思维。学习过程中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少考生对训练的目的不够明确,没有深究答案的得出过程和方法,独立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2.确定专题,提升能力 后期复习,多以专题形式展开。复习过程中,可采用大、小专题的结合,一方面利用大专题来引导考生复习地理主干知识,强调的是知识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利用小专题来引导考生复习某类知识点,强调的是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对课本主干知识的掌握以及难点知识的突破,无疑会大大提高考生的各项应试能力。 3.科学训练,分析错题 针对不同题型进行解题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选择题、综合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改错题,找出错因,减少审题或非智力因素的失分。将做错的习题重做一遍,避免再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归纳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锤炼文字表达能力。 4.综合试题,注重方法 综合题的解题要点:一是认真阅读材料,包括文字、图表所提供的显性信息和隐含信息;二是明确题中各小题待答的问题,千万不能出现问题遗漏;三是将信息材料和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和运用已学知识逐个进行解决。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