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年浙江大学的招生政策与往年有何不同? 夏标泉:浙大今年本科录取率与往年持平,还是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录取按分数优先规则,各个专业间不设分数级差。 另外,浙大在本科教育阶段,设有120多个专业,涵盖了人文、数理化生物、计算机等各个学科领域。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需要从10个大类中选择填报方向。浙大从去年开始主要实行大类招生,这是个双赢的机制。 浙大选用大类招生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关,今后国家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所以,我校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努力培养具有独特知识结构的复合性人才,实行 “宽、专、交”(基础扎实,专业知识精到,又有不同学科交叉的知识)的培养模式。同时,这种培养模式,也给考生省了不少心。高中学生在进入大学前,通常不是很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向,所以先选择大致的专业方向,在学习一年通识知识后,再细分专业。 记者:浙大今年有什么新增专业? 夏标泉:今年的大类招生,在文科方面,主要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试验班,以及今年新增的外国语言文学试验班。理科专业,除了有数、理、化、生等传统专业外,我们还设了医学,以及科技与创意设计试验班。从这几年学生学习的情况看,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效果非常好。在我校只要修到160个学分,就可以拿本科学位证书,但事实上拿证的学生平均都修到了200个学分,这就是跨大类实现的。 记者:浙大在录取学生时,最看重学生怎样的素质? 夏标泉:我们需要培养国际性的创新型领导人才。为了这个人才培养目标,浙大探索了很多培养平台,比如我们的竺可桢学院,该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84年的原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竺可桢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授课量都比普通专业强度大,学生进入这些学院,需要经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对于通过高考录取进浙大的学生,如果想进竺可桢学院,需提前参加学校的考试选拔。 记者:对考生在填报志愿上,有何建议? 夏标泉:考生首先要了解大学,平行志愿虽然安全性高,但会导致唯“分数论”:学生往往希望充分利用自己的分数,进入分数线上占优势的学校。但这样的话,考生容易忽视到底哪个大学、哪个专业真正适合自己,这个最重要的问题,这将使学生走向填报的误区。 希望考生利用填报志愿的时间,从网上了解一下各所大学的校风、软硬件设施、教学理念等,从而做出一个理性的选择。 从昨天起,钱报家长会网站推出了“招办主任谈招生”栏目,各大高校的招生办老师将陆续做客钱报微访谈,敬请大家关注www.qbedu.com.cn。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