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2013高考地理知识点:人教版必修三(第2章)2012-10-19 9:43: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2013高考地理知识点:人教版必修三(第2章)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概况
  
  ⑴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⑵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⑶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⑷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
  
  ⑴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⑵表现: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我国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⑶原因:
  
  自然因素:①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②植被稀疏,多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人为因素:
  
  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②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⑴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⑵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⑶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资源现状
  
  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热带雨林
  
  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
  
  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⑷热带雨林破坏
  
  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②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
  
  保护放在第一位。①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③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④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