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解读】
一、分析《考试大纲》,明确考试的知识范围 今年《考试大纲》理科综合科的物理部分,保持稳定,没有做修订。考试说明中对考查的知识范围、各种能力、试卷题型和难易程度的控制等,均作明确规定。分析《考试大纲》,可以认为,凡是考试说明中未列入的知识点和实验,不会出现在考试题中。 阅读考试说明时,一定要仔细领会其中含义,准确把握重点知识的深浅度。高考试题中易、中、难题的大致比例为3∶5∶2。因此,不提倡花大量时间去解偏题难题。 另外,不能把考试说明中的Ⅰ、Ⅱ两个层次,与试题的易、中、难作简单对应。实际上Ⅰ、Ⅱ两个层次的知识,标明了其在高中物理内容中的地位,Ⅱ层次所列知识为高中物理的重点核心内容,学好它对学好其他知识有关键作用,是考试的重点,但具体涉及这部分知识的试题不一定全是难题。[试题回顾]一、抓住试题特点,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分析去年全国理综卷(I)物理部分,不难发现以下几点:(1)主要内容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动量、机械能、电路、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这些其实就是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力、电部分的知识占全卷(物理部分)的80%以上。(2)全卷12道物理试题共覆盖了《2006年考纲》17个单元中的15个,未涉及的单元有2个:交流电、电磁场和电磁波。 去年理综全国卷I、II物理试题的计算题,仍保持了“两力一电”的格局,12道物理试题全部为学科内综合。 通过对去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全卷12个物理试题,8个选择题中,几乎每题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影子”,试题涉及的内容基础、平稳;信息量也不是很大,没有那种需要挖掘隐含条件之类的试题,基本要求的试题比例提高。 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和高考试题的内容,可以认为,考试重点部分为:(1)牛顿运动定律。它是经典力学的基础;(2)用能量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利用这两部分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高考试题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均在70%以上。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