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异地高考实行的难点在于地方保护主义2012-10-30 15:53: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以异地高考与教育公平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表示,异地高考实行的难点主要在于地方保护主义。
   17日,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异地高考与教育公平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表示,异地高考实行的难点主要在于地方保护主义。

张千帆指出,异地高考之所以难,关键在于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从大的方面来讲,目前大学招生地域歧视是非常严重的,本地大学对当地考生投放了比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名额,北大、清华等也不例外。当然在其他地方,像上海、江苏、浙江、湖北等,这种地方保护的程度比北京更严重。这个时候如果放开异地高考,让更多的随迁子女来到北京参加高考,如果来的人很多,肯定要和当地的京籍考生争抢在北京的录取名额。

张千帆说,目前教育部等四部委出台的意见已经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相对京沪,包括广东这些随迁子女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因为随迁子女人数比较多,可能吸纳他们之后会显著地增加当地的考试竞争压力。所以可以让当地大学适当地增加录取人数,来维持当地的录取比例不变。比如北大,在北京现在录取大概是占了百分之十几,随迁子女进来之后,适当地增加名额,对于本地还是维持在同样比例的录取率上,这样就很有效地化解了京籍和非京籍、本地和外地考生之间的冲突。所以,在这个阶段,本地和外地的利益冲突是不存在的。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