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2013高考地理:答题要点(四)2012-11-27 16:33: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2013高考地理:答题要点(四)
  十三、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
  
  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注:自然因素的改造: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外,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二)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5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3、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
  
  6、工业基础

     十四、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