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高中生来说,选文还是选理,是一道无法回避的必选题,这关系到高考和今后命运,稍有不慎可能会“一失足成千古恨”。但11月中旬,山东省政府首次出台新规,要求明年全省高中都不得再文理分科,一旦分科将被处以停止招生等处罚。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新政影响最大群体是目前高二学生,尽管没有了文科生和理科生身份,但取而代之的,则是所谓文倾生、理倾生,平常要上带有明显文理倾向的课程。教育界人士指出,在2014年高考仍文理不分科的大背景下,这批学生将陷入“学时不分考时分”的尴尬境地,要想达到文理不分科的改革目的,必须要有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 文倾生:物理从挂科到满分 11月20日上午,做完课间操以后,58中高二(2)班(直升生班)学生张静雅,回到教室里面收拾好书桌,拿上物理、化学教科书,前往9班上文科倾向的物理和化学课。 这就是张静雅从今年新学期开始所经历的“走班制”,她笑言自己现在所上的物理和化学就是“扫盲班”,上课学习内容主要是生活常识和基本知识点。张静雅在当上文倾生以后,摆脱了高一时物理经常挂科的阴影,物理成绩“突飞猛进”,考试都能考到满分,并不是她学物理终于“开窍”,而是文倾生物理考试过于简单。 虽然班级还是原有班级,实际上班上已经分成两派——各有侧重的文倾生和理倾生,这届高二学生也将是山东第一批“不再文理分科”的高考生。 不分班容易,不分科很难 在2008年之前,青岛高中都选择高一年级文理分科,而从2008年开始,省教育厅列出了三年解决文理分科的策略,从2011年开始,全省各高中必须真正实行走班制和学分制管理,以达到真正取消文理分科的目标。今年11月中旬,山东省政府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一旦普通高中再进行文理分科,将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撤销教育类荣誉称号、调减招生计划、停止招生的行政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可在不少人看来,依靠行政命令要求文理不分班容易,但真要做到文理不分科很难。“现在青岛高中现状是文理不分班,但倾向还要分,行政班是行政班,教学班是教学班。教学班实际上就是过去的文理分科模式。”39中校长白刚勋表示。 高考改革“换汤不换药”? 根据省教育厅规定,从2014年起,山东夏季高考考试科目采用“3综合”模式。“3”指语文、数学(分数学1和数学2)和外语三个科目。综合分为综合1和综合2。 一名青岛教育专家认为这不过是玩“文字游戏”,使文理不分科在执行上流于形式。“现在高考数学有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之分,这是针对文理分科的,2014年高考数学出现了‘数学1’和‘数学2’,虽然用词换了,但我感觉还是‘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这位专家称,在改革前,高考综合科目分文综和理综,文科生考“史地政”,理科生考“理化生”,尽管综合1和综合2是新词语,但实际考试内容很可能还是要延续以往文综和理综模式,这也使高中“文理不分科”变了味。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