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清市城西南紧靠漳卫河的烟店镇冯圈村,活跃着一支“竹马”民间艺术表演队伍,俗称“竹马会”。逢年过节或有了红白喜事,他们总会精心装扮,跨马而舞,伴着节奏明快的鼓声和乐曲,时而跳跃,时而搏击,浩浩荡荡,场面好不壮观。“竹马”已成为当地和周边地区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一种传统表演形式。 内容丰富表演独特 所谓竹马,就是利用竹篾扎成马的形状,外糊数层厚纸,彩绘后涂上桐油,成为表演道具。表演时,人们将其跨于腰间,似骑马状。竹马,民间称谓很多,有“竹马会”、“跑竹马”、“骑竹马”、“竹马灯”、“马舞”等,但主要有“竹马舞”、“竹马落子”两种。传统的“竹马舞”,大多化装为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或地方戏曲中的角色,生、旦、净、末、丑各行当齐全,演员手中的道具,或马鞭,或刀枪剑戟,或棍棒,据人物身份而定。表演者通过表情、姿态和唱腔,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只舞不唱的称为“竹马舞”,载歌载舞的称为“竹马落子”。“竹马”一词起源于唐。文献中最早记载“竹马”的则是《后汉书》。东汉后,“竹马”正式作为儿童游戏加以提倡。唐代后“竹马舞”、“竹马戏”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继出现。到了宋代和明代,竹马表演已在民间社火中出现并逐渐得到普及。明代阮大铖编写的剧本《双金榜》中,曾有“跑竹马”舞蹈表演的记述。“竹马舞”曾经流行于全国许多地方,虽大同小异,但经过漫长的流传过程和历代艺人的修改、演变,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艺术风格的多种表演形式和内容。 临清冯圈竹马有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内容深厚丰富。首先,竹马表演有七匹马和一头黑驴组成,每匹马脖子上均系有五个铜铃。马身上分别涂有红、白、黑、青、黄五种颜色。红象征“桃花马”,白为“白龙马”,黑为“乌骓马”,青为“青鬃马”,黄为“黄骠马”。饰演唐朝时期的剧中人物,如樊梨花、薛金莲骑红马,薛仁贵、薛丁山骑白马,杨凡骑黑马,窦一虎骑黄马,姜彬骑青马,程咬金骑黑驴为丑角。如饰演宋朝戏,穆桂英、杜金娥为旦角骑红马,须生杨延昭骑白马,小生杨宗保骑白马,花脸韩昌、孟良、焦赞分别骑青马、黄马、黑马,穆瓜骑黑驴为丑角。其次,演员服装按饰演角色进行包装,后背插有四根护背旗的为“硬靠”,后背无旗、穿缎彩上衣的为“软靠”,又称为“须子铠”。女将着“七星额子”头盔,男将着“帅子盔”、“虎头盔”、“金银壳”头盔,分别插有两根翎子,丑角帽子插一根翎子为丑。饰演的其他人物背上有护背旗。 演出时七马一驴八件套,按净、丑、生、旦编排。表演内容以唐宋戏文为主。在演出过程中,骑黑驴的丑角演员在场上最为活跃,表情也最为丰富,有时扮个鬼脸,有时表演一些令人捧腹的滑稽、幽默动作。演员互舞动作中,间有唱腔,或对唱,或接唱,或数板,唱完再舞,舞完再唱,声情并茂。唱腔主要为笛子腔,很多地方与河南梆子(豫剧)大平调相同,伴奏以唢呐、笛子、笙为主,并有大号、小号,能学马叫声,称为人欢马叫。武场有一尺八的大鼓、大锣、小锣、大铙钹等。常表演的传统剧目有:《三请樊梨花》《杨家将》《穆桂英》《大刀王怀女》等。 整个表演过程按武场分为五部分。一是亮相“单别马”,即单人互相穿插迂回表演。二是“双别马”,由双人对走互相穿插表演。三是跨走四面斗,即由里到外分四角进行翻转表演。四是扇子延马,即分别表演各种上下马的亮相动作。五是杀乱阵。即八人分四对表演相互搏杀的场面。 代代相传薪火相接 临清冯圈竹马已有200余年的传承历史。据第九代传承人冯连解介绍,冯圈竹马具有鲜明运河文化特色,是地域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清朝时期,临清交通运输主要以水路为主,冯圈村位于漳卫河畔。清嘉庆年间(公元1800年左右),正是寒冬腊月,漳卫河面上处处可见顺流而下的大块冰凌。当时河南新乡的民间“马会”去北京、天津一带演出,返乡途中,正赶上河道冰封,船只无法通航,无奈之下,部分人只好徒步回家,留下的便看守船只,等待开春时再回去。因岸上就是冯圈村,时间一长,村民们便慢慢学会了竹马这门表演艺术,并很快置办了行头,组织了“竹马会”。从此,“竹马”艺术在冯圈村流传下来。 冯圈竹马是通过口传、身授的方法来传递下来的,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竹马传承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一代传承人冯木是最先学习这项民间艺术的冯圈村人,他不仅掌握了全套要领,还是竹马会的最早的组织者和发起人,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代竹马会会首。第二代传承人冯金选系冯木之子,因受家庭影响,从小学习竹马演出技艺,再加上嗓子好,十六岁就因唱功出色而走红,人送绰号“十六红”。第三代传承人冯金怀出于对竹马艺术的爱好,他本人常年出资赞助竹马会,大家于是推选他为竹马会会首。第四代传承人陈汉相竹马全套技艺无一不会,他长相滑稽再加上尤善丑角,动作诙谐逗趣,年轻时便闻名于乡里,因丑角骑黑驴,人送绰号“小黑驴”,他后辈三代继承其衣钵,都以饰演丑角而出名。第五代传承人冯广太从小酷爱竹马这项艺术,他以扎实的武术功底为基础,逐步掌握全套技艺,由于他没有后人就把房屋捐献给竹马会放道具,并负责联系业务,他毕生以竹马为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第六代传承人张风轩以击鼓最为有名,在竹马舞音乐中,打击乐器鼓的作用至关重要,担负着对乐队的指挥、领奏、演奏和伴奏的多重作用,他打起鼓来,或行云流水,或排山倒海,或波澜壮阔,使其融入进演员的动作、唱腔、念白、舞蹈及各个表演环节中。第七代传承人冯广佳是第三代传承人冯金怀的后代,出于对竹马艺术的爱好,他自已盖房把竹马道具放置家中,并担负起竹马会技术指导责任。第八代传承人冯广逊一生爱好竹马,他掌握全套技艺,并能自编自演小剧小戏,以头马扮演樊梨花、穆桂英而出名,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把终止演出活动20多年的竹马会又重新恢复并传承下来。第九代传承人冯连解擅长创作,兼工乐器演奏及唱功,他担负着竹马会第二次恢复演出活动后的传承责任。 临清冯圈竹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生动活泼,能舞兼唱,内容丰富,传统古朴。据冯圈村老人们讲,临清解放时,竹马会演员30余人曾进城祝贺演出,荣获“龙灯马会”表演第一名,轰动一时。当时在临清县城考棚街一带进行表演时,人山人海,群众争相观看,在拥挤中把道具马都挤扁了。1963年,漳卫河暴发大洪水,冯圈村被淹没在大水之中,房屋、竹马道具一应被冲毁,竹马一时停止了活动。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1986年,竹马第八代传人冯广逊提出重新成立“马会”,把这一民间艺术传下去,受到村民们的热烈响应,大家踊跃参加,积极捐款捐需。几个月便把马糊好,并赴安阳、邯郸购置了服装、道具、锣鼓等。村里的年轻人也组织起来,白天劳动,晚上排练,使这项民间艺术很快繁荣发展起来。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竹马会成员纷纷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竹马会再度停止了演出活动,尤其是第八代传承人冯广逊等主要演员的相继过世,使冯圈竹马处于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境地。2007年冯圈村村两委出资3000多元修缮了现有竹马表演行头,召集老艺人安排专门场地进行排练,冯圈竹马再此出现在人们面前。 烟店镇党委、政府组织文化站工作人员,在临清市文化部门的帮助指导下,积极搜集整理冯圈竹马有关申遗资料,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9年冯圈竹马成功入围临清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类名录,2011年成功入围聊城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类名录,今年将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同时,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累计投入万余元,用于竹马会演出经费,连年参加市、镇组织的各类演出活动,积极开展冯圈竹马多方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体展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融入各类展演活动,以及节庆文化、广场文化中去,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及好评,使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光彩。本报记者张荔本报通讯员孙维华张计生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