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校长带学生常年捡破烂资助贫困生22012-11-30 11:13: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校长带学生常年捡破烂资助贫困生2
 国家推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捡破烂助学基本结束了原来的使命
  
  郎中乡位于濮阳县城东南,濮阳县是省级贫困县,郎中乡则是县里七个贫困乡之一。地处黄河滩区,典型的农业村镇,旱涝不保,靠天吃饭,经常会出现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学生。
  
  常银喜说,带领学生捡破烂并不是他独创的,而是学校的一项光荣传统,在他记忆中,从1976年上班的第一天,学校就开始组织学生捡破烂。
  
  最初的目的是从“管理卫生的角度”出发,范围也仅限于校园内。
  
  1985年,常银喜被任命为校长,学校出台了“勤工俭学奖励措施”,引导并规范学生“捡破烂卖钱”。卖破烂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大多是资助本班内贫困学生,给贫困的学生买些文具之类的。
  
  学校也针对贫困学生制定了“减免缓”的制度,每年都会开展资助贫困学子上学的活动。
  
  常银喜说,学校内部资助贫困学生的来源分为3个方面:拾金不昧,老师学生的捐款,卖废品的钱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2004年时,捡破烂资助贫困学生就基本终止。
  
  常银喜说,当时一个朋友让他提供一些贫困学生名单,给了濮阳市一个民间慈善助学组织——“濮阳慈善三月爱心社”。
  
  “当时也没当回事,以为就是走走过场,谁会真的捐助?”常银喜说,几天后,三月爱心社避开学校,找到名单上的小孩逐个核实,后来,他们资助了13个学生的上学和生活费用。
  
  “别人都找到门上帮助咱,我当时就问能不能让我也加入?”常银喜和爱心社取得联系,并成为爱心社助学小组组长。
  
  通过三月爱心社这个平台,郎中乡中心小学及其周边的黄河滩区小学的贫困状况被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热衷慈善的人士、机构伸出援助之手,捐助衣服、书本、文具等。
  
  常银喜说,近年来,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当地经济条件好转,2006年,国家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捡破烂助学基本上结束了它原来的使命。
  
  曾经受资助的常彩霞,已幼师毕业,在当地一家私立幼儿园工作
  
  捡破烂助学最轰动的是在2001年,学校资助孤儿常彩霞姐弟上学。
  
  那一年,爸爸因病去世,长年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妈突然不知去向。姐弟俩跟着同样家境贫困的大伯生活。
  
  一天,常彩霞送弟弟到学校上学,常银喜顺口问了一句:“你上几年级?”“不上学了”,常彩霞回答。
  
  常银喜开始号召全校师生为他们捐款,捐助的钱中就包括学生们捡破烂卖废品积攒的钱,在大家的帮助下,常彩霞重返校园。
  
  常银喜特许姐弟俩自己捡垃圾卖钱。并建议他们去田间地头捡点用过的农用瓶、塑料薄膜等。
  
  姐弟俩捡破烂上学的事,在当地轰动一时,很多学生都纷纷将自己捡的破烂送给他们,甚至旁边中学的学生也会帮着姐弟俩捡些能卖钱的东西。
  
  初中毕业后,常彩霞报考了濮阳市幼师培训学校。经过面试、综合测试等考试,基本达标。
  
  在常银喜的帮助下,针对常彩霞的情况,濮阳市幼师培训学校决定,中考结束后,将作为特殊情况录取,减免常彩霞学费1500元,并负责安排其就业。濮阳市慈善总会决定对这两个学生予以帮助,资助每人500元钱。
  
  现在常彩霞已经毕业,在当地一家私立幼儿园工作,赚的工资供养弟弟上学,并经常参加当地的慈善助学活动。弟弟常国行现在是郎中乡中学初二学生,每天回家的路上看到矿泉水瓶、塑料袋,都会捡起来带走,堆放在家里。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