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日前正式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今秋入学的高一学生将按新课改模式教学。根据教育部部署,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这项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受到广大师生欢迎,但记者近日走访湖北部分农村高中时发现,在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的现状下,许多农村师生担心,新课改会出现“城市化”倾向,使本来就有较大差距的农村孩子越落越远。 农村孩子:希望站在同等平台上公平竞争 根据湖北省的新课改方案,普通高中将实行学分制,课程内容涉及8大领域: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共有15门科目,15门科目的选用教材共多达45套400余本。课程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高中生在3年内修满144个学分才能毕业。 听到这个庞大的课程体系,许多农村孩子一时间感到茫然。“城里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钢琴、学古筝,学习各种技术艺术,我们直到高一的音乐课上才学了一点简单的乐理知识,拿这些知识和城市的孩子比,我们哪里竞争得过?” “城里有博物馆,有科技馆,有图书馆,有艺术馆,城里孩子从小到处旅游,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我们能够去一趟城里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与记者的交流中,许多农村孩子表示,也希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可是条件只有那样,怎么提高成了他们的最大困惑。 程超家住湖北省团风县杜皮乡叶家冲村,父母在武汉开一个五金店,他和妹妹两个都在念高中。他去过武汉,看到过城里孩子优越的学习条件,相比之下,深感自己的资源不足。“特别是英语,城里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还可以请家教,上培优班,我们从初中才开始学英语,不仅落后了五六年,而且错过了最好的学习语言的年龄。”程超说,今年的英语高考试卷就是一个典型,词汇量特别大,口语和听力都感觉特别难,这些都是农村学生的薄弱之处。 但是,要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与城里学生同一个水平,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少学生反映:就拿高考来说,有很多城里的东西,很多我们很陌生的内容,像“品味时尚”这样的作文题目,对农村学生来说不知从何写起;为什么高考题目中就很难找到与农村有关的内容呢?如果在考试中有一道韭菜与小麦区别的题目,这对城里孩子算不算是一种不公平竞争呢?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