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申(二)人口与环境 ⑴ 人口再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陆续出生,时代更替,使人口总体不断延续下去。
⑵ 人口数量与环境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零生育率=一定时期出生的人数/育龄妇女(15-49岁);死亡率不仅受社会环境因素同时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⑶ 环境人口容量→指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和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也称环境承载力。 合理容量不是指最大或最高人口,而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人口规模→地区最适宜人口。很多人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我国13亿左右。 ⑷ 人口素质与环境 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取决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数量的多少并不是主要的,人口素质的高低,往往是更重要的。 ⑸ 人口迁移与环境 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长久性、长期性(迁出地迁入地)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A、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分布、土壤、矿产资源) B、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深圳,政治因素——政治中心改变) 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影响 C、 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D、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⑹ 中国人口迁移1 1954——1984 20世纪80年代 引申(三):城市地域的结构与规划 ⑴ 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A、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a、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b、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B、 城市的地域形态:集中式:便于集中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组团式: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力于环境保护; 条带式:放射状,可使城市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⑵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住宅区: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60%。又可分为:高级住宅区——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工业区相联系。 商业区:经济活动者繁忙;人数昼夜差别大。 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⑶ 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A、 历史因素 B、 经济因素(土地租金) C、 社会因素 D、 行政因素 ⑷ 城市的合理规划: 城市化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的依据,以达到即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有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A、 要有便利的交通 B、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污染 城市的下风向水源的下游) C、 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防护带,最小风频上风向 D、 留有发展余地
目的:用图示掌握太阳、地球、月球的基本知识;用世界地图、地球仪展开四大洋、七大洲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