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3月1日出炉。今年是我省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后的第一次高考,考试仍采取“3+理科综合”和“3+文科综合”的国家统一考试模式。其中,“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数学、理科数学)、外语3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卷面总分值为750分。 与旧高考相比,我省新高考在保持三个不变,即命题不变、模式不变(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分值不变(各学科分值仍然和以往相同)的基础上,今年新高考有四大变化:即考试内容的变化(普通高中新课程)、试卷结构的变化(增加选答题)、外语增加听力考试、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我省高考科目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范了高考试题的要求。那么,今年高考与去年相比是否有变化?今年高考的命题有哪些特点?本报邀请西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九大学科一线教学名师第一时间对《大纲》进行评析,并根据《大纲》的命题方向给出备考建议,以便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各科名师表示,今年的《大纲》与去年相比,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命题要求及试卷结构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稳中有变,命题继续保持稳定。 化学 西北师大附中中级教师王锴、李学斌 【大纲分析】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试卷结构均无变化。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有以下变化: 1.必考内容: (1)将“㈡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5.化学反应与能量”的“⑹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⑺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焓变的简单计算。”两条内容删除。在“㈡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5.化学反应与能量”部分的⑷中增加了“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在“㈣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⑴”中增加了“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3)在“㈣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⑶⑷”后增加了“⑸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2.选考内容: (1)增加了“化学与生活”模块内容。 (2)在“化学与技术”模块中,将“了解催化剂……”改为“认识催化剂……”。 (3)在“物质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模块中,将“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改为“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 (4)增加了“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5)减少了“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三条内容。 【备考建议】 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考生要对课本知识进行再认识,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要认真阅读教材,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力争形成对知识理解上的升华。高考试题千变万化,但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是相对稳定的,有些考点的重现率很高,如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类型、离子反应正误判断、离子浓度比较、化学平衡及移动、实验基本操作图像分析等,这些试题均是直接考查化学基础知识,或是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应用。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结合考试说明把握复习的重点和方向,能够主动建构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要注意化学思想方法。注意化学学科规律和学科特点。提高自学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尤其要提高对图像和图表的解读和观察能力,注重知识的迁移应用。另外,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要加强,近几年高考,探究能力考查是一个方向。 2.强化模拟试题的训练。离高考仅有三个月时间了,应该隔周做一套模拟试题,使自己逐渐进入状态,以利于在高考期间发挥出最大的实力。反复研究自己的错题,提高训练效果。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