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喜讯:2013年高考新课标I卷文综第46题 命中15分 (1)2013-7-2 17:48: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喜讯:2013年高考新课标I卷文综第46题 命中15分 (1)

 

【高考真题】: 

4615分)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科一

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比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

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 ,“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比;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1)           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9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6分)

 

http://www.ks5u.com/down/2013-6/8/1137366.shtml

 

【命中试题】:

材料一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歆(西汉末年刘歆)窥见此,造作古文而扫除今学。迄汉、晋之间,今学尽灭,下迨唐、宋,扫地无余,昔之数百万言者,穿穴于遗文中仅得万一。„„歆造古文以遍伪诸经,„„以实其伪经之传人耳。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四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因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

                                                               ——雷颐《维新的挫顿》

 请回答:  (l)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真实意 图。(3分) 

(2)据材料二、三,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3分) 

(3)与材料二、三相比,材料四从什么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分) 

http://www.ks5u.com/down/2013-6/5/1135826.shtml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