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2015高考一轮复习过半(文综、理综)怎么复习能更上一个台阶?2014-12-03 10:19: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2015高考一轮复习过半(文综、理综)怎么复习能更上一个台阶?从高三开学以来,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已经过了一半了,高考(文、理综)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科目应该怎样加把劲复习才能更上一个台阶?今天小讯整理了一些名师的经验给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在2015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从高三开学以来,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已经过了一半了,高考(文、理综)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科目应该怎样加把劲复习才能更上一个台阶?今天小讯整理了一些名师的经验给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在2015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文综

  高三第一轮复习备考指南系列之(地理篇)

 

  一、地理学习的思维特点

  综合联系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分析比较各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并放到一定的空间去研究。

 

  二、学习好地理学科的重要前提

  掌握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动态性等特点。

  1、综合性

  如自然地理要素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地理要素有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城市、人口等,整个体系是一个内在联系完整的有规律的综合体。

  2、区域性

  我们在学习地理时,要从区域性出发,突出地区和国家的主要特征,综合某地区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和经济人文方面特点,与其它地区相比较而显示其特性。

  3、空间性

  学习一个区域,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空间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与经济地理位置;继而弄清地区内部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气温、降水、植被等的空间分布及其原因,以及经济资源、工业部门、主要农林牧产品、交通运输线的空间分布规律及配置原因。

  4、动态性

  地球上地理现象十分宏大,学习地理就要求我们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把地理事物同它所处的时空位置及其它事物联系起来思考,才有可能更好地达到学习目的。

 

  三、考试依据

  《考试大纲》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优先目标,过程与方法为主导目标,知识与技能为基础目标。

 

  四、具体复习方法的说明

  1、知识: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要求复习中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

  (1)讲究方法。一方面要从知识框架理清知识脉络;另一方面要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逻辑关系。如区域地理复习时可以从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人文地理特征(工业、农业、人口、重要城市、港口、交通、分布、成因)等方面去研究,把握各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2)注意跨学科知识的联系。例如太阳高度的计算、时间的计算、经纬度的计算等,需要数学的计算。

  (3)地图:地理学的灵魂

  如:我们用学习过的知识来充实地图,将具体的地理知识点在地图上体现,这样慢慢的一张张地图都被我们自己给充实起来了,以后一看到地图,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便从地图上浮现了出来,这样地图实际上起到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记忆效率。

  (4)抓重点,克难点,用心感受生活,关注热点。

现在的高考试题,越来越注意把课本知识与最新研究的理论成果、国内外形势、全球经济发展动态及当前人类面临的问题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时要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要善于从地理的观点去看待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2、能力培养

  (1)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去读书。无论地理教材还是地理资料,都是通过文字、地图、图表来表达,图文结合是地理知识最显著的特点。要认识地图、熟悉地图,绘制地理略图。

  (2)理清事实、材料与原理、规律关系。学生熟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掌握本质,即学生读懂这些材料是说明什么问题的,它从那几个方面去说明问题,以什么方式说明问题等。

  (3)教会学生思考

  首先,观察地图、模型、图表要明确观察对象;按一定顺序观察。观察柱状曲线图,应先看纵横坐标代表的内容、数值的大小,然后再看柱状高低变化,或曲线的起伏变化状况。观察地形,要整体与局部结合,抓住重点或特点观察。除了要细看局部地区地形外,还须看一定范围的地形全貌,并加以比较综合分析。

  其次,培养思维习惯,完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发展多种思维能力。图表有多种,如统计图表、联系图表、表格。

 

  高三第一轮复习备考指南系列之(历史篇)

  高三历史复习,其中第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复习总体战略的基础。这一轮复习效果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下面就第一轮复习的策略谈点粗浅看法。

 

  一、阐释教材,着重加强揭示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教学。

  为适应高考历史以考查历史思维能力为主的要求,第一轮复习学生应从微观入手,基本按章节顺序把教材划分成若干单元进行复习,在注重深刻理解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知识的同时,着重认识和揭示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构建知识的有序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历史知识体系。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二、钻研《考试说明》,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加强对抽象知识理解的教学。

  中学历史《考试说明》是高考历史命题的基本依据。它对高考历史学科能力提出了四项九条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及选拔性考试的特点。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文字和试题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而实际上又隐蔽在其中的那种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它既包括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教材本身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也包括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整个学科体系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基本的理论观点。这些抽象知识是构成学科能力的主要因素,教学中如果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了这些抽象知识,那么学科能力就一定会提高。如何挖掘教材中抽象的隐性知识呢?可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论从史出,透析理论原理。

  中学历史教材中隐含着系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第一轮复习教学中,应以历史知识为依托,通过对基本历史史实进行历史理性分析,阐释出隐含其中的基本理论观点。具体可以两个方面进行:1、学生要培养从史实中提炼观点。例如,复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通过分析其爆发原因,阐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史实论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分析法国历史上共和制与君主制、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过程说明人类社会是曲折地前进,历史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规律。通过分析历史意义说明历史现象的普遍联系性。2、以观点驾驭史实。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时,先把本章中所隐含的史学理论,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逐条列出,然后从教材中找出史实对号入座加以论证,这样学生就做到观点与史实的辩证统一,掌握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

  第二,对比分析,揭示共性和规律。

  许多历史现象存在着不同点和共同点。教学复习过程中,学生要运用对比的方法加以分析综合,认识历史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同时,揭示历史发展的阶段特证和共性规律。例如,通过对比分析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史实,既可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又能揭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性特征和规律。

 

  三、讲、练、评相结合,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精讲知识重点,以能力培养带动知识的复习巩固。

  近几年业的高考历史试题日益重视对历史概念、发展线索、阶段特征和知识结构的考查,与它们联系密切的知识往往就是考试的知识重点。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必须精讲这些知识重点,学生应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历史发展的各阶段特征,掌握各单元的知识结构,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精选练习,适量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在复习完每一章节或单元后,应精选一些思维含量高,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的各类题型的练习题(包括近几年的某些高考试题),进行适量训练,使自己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和提高解答各类题型的方法和能力。

  第三,及时讲,启发提高。

  对每次书面训练,检测性考试卷及时评讲分析,针对学生自己在审题、解题中存在的思路或方法上的缺陷,主动找老师交流沟通,使自己在讲评中受到启发,提高解题能力。

  第一轮复习中,讲、练、评要有机结合,要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为目标,这样扎扎实实地搞好了第一轮复习,就能为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打好基础,从而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三第一轮复习备考指南系列之(政治篇)

  一、夯实基础有所突破

  本届学生从高一开始就是循环考试法,所以在知识的积累方面,不同于往届学生。由于考试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所以学生在应对考试的时候,不可能每个知识点都能准确掌握,往往是只找那些认为重要的,这样就留下了知识的死角。一轮复习,虽不是面面俱到,但却是对知识体系的建构,明确要求学生建立四本教材的体系框架,逐个落实知识的层次要求,做到线的统一。

  1.点要:每个知识点要求实实在在的理解,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知识一定要在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消化,能做到凡是老师提到的考点知识都能准确回忆,并准确到哪一本书哪一课哪一个知识点。

  2.线要:在点的基础上,理顺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形成清晰的线。经济生活的市场线、文化生活的文化的作用线、政治生活的政府线、生活与哲学的唯物论线等等,以线为串,串起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做到线线清晰,线线明确

  3.面要广:点和线所形成的面要广而宽,在学科范围内,要有经济面、政治面、文化面、哲学面;在学科范围外,也要有一定的知识面,例如,科学面、社会面、时政面、道德面、情感面、文学面等等。

 

  二、构建方法提升能力

  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能灵活的应用,要达到应用自如,除了储备雄厚的知识还要有灵活的方法。

  1五多的基本学科方法即多读、多问、多思、多看、多练。

  2、高考题研究法:

  做好高考题,弄清考试知识点以及所涉及的知识点;把握考查知识点的角度,研究出题人的出题策略和可能出现的变化;结合时事热点,找准知识结合点

  3、错题纠误法:把平时做的练习题以及考试所考查的错题整理归类,根据错题查找原因,纠正错误,及时发现,及时纠错,弥补缺陷。

  (1)发散思维,扩展问题,形成对知识点的步步推进,例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或者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宏观与微观、主体与对象、原因与结果。

  (2)题型归类,明确各类题型所对应的方法,意义类、原因类、措施类、认识类、图表类、评析评价类、研究性学习类等等。

在学习中养成习惯,在训练中加强积累,不断突破,不断提升,心中有底,考出所知,流汗流血不后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