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历史的复习对广大同学来说是一个难点。事件零散,头绪繁多,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强,记忆和理解都有一定难度。但如果加强系统整理安排,可以使复习变得思路明晰,条理清楚,理解准确到位,从而大大提高复习的效果。 一、首先分清这一时期历史的几个阶段并能概括它们的阶段特征 1、1950年至1956年称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50年至1953年的特征是恢复被多年战争和国民政府破坏的国民经济。称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从1953年到1957年的阶段特征是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2、1956年至1966年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阶段特征是发展和“左”倾错误交替存在,成就突出,错误严重。 3、1966年至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特征是社会大动乱,极大地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破坏了国民的正常生活。 4、1976年至1978年为徘徊时期,特征是“左”倾错误和正确思想进行斗争。以“真理标准问题”为讨论焦点。 5、1978年至20世纪末,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特征是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民主政治和人民的经济生活有了重大进步。 二、特别关注并对比认识两次重大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两次会议是决定新中国发展历程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建设道路的成功的探索。 三、以三条发展线索整理思路、串联知识 1、工业发展的政策和道路,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历史的探索,所以,既有成功,又有失误。学习的思路和知识要点是 *1950年至1953年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调整,实行统一财经等制度。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53年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东北工业区。建成了宝成铁路、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等。为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打基础。 *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私人资本注意采取“赎买”政策,实行公私合营,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度。 *195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全国人民热情高涨,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1958年开始进行大跃进运动,“左”倾冒进,违反经济发展规律,制定“总路线”,大炼钢铁等运动破坏了国民经济。 *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工业发展有所回升。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建立了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工业生产的正常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1976年至1978年,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没有肃清,工业生产发展不快。 *1978年以后,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80年代城市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体制改革。接着在沿海一带建立经济特区,开始建立一个“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格局,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接着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90年代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工业沿着一条健康稳妥的道路快速发展起来。 这一时期突出的建设成就有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 2、农业发展的政策和道路 同工业一样,发展社会主义农业也是一种历史的探索,所以,既有成功,又有失误。学习的思路和知识要点是 *1950年至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53年至1956年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土地公有制度。 *1958年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行“一大二公”,平均主义,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进行调整,提出“八字方针”,召开七千人大会,农业生产有所回升。 *1966年文化大革命,农业生产遭到更大的破坏。 *1978年以后开始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的温饱得到解决。进入21世纪开始免除农业税的改革。 3、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就 主要有:1949年11月成立科学院;1956年召开全国知识分子大会;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等。成就有: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74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1988年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1993年大亚湾核电站启动运转;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飞船成功返回等。 【总结】高考历史备考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大家要好好复习,希望整理可以带给大家收获,祝大家学习愉快。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