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走出现代文阅读的重灾区—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攻略2015-10-13 09:59: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阅读一直是高考的“重头戏”,其中现代文阅读所占分值大、主观性强,乃“重中之重”。   但从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情况来看,无论试题难易,学生们的得分普遍不高,成为失分“重灾区”,得分维持在7分左右。   学生普遍存在着审题不严、扣题不紧、词不达意甚至无从下手等问题。   专家们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会逐字逐句地品读;   其次是学生读

  阅读一直是高考的“重头戏”,其中现代文阅读所占分值大、主观性强,乃“重中之重”。

  但从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情况来看,无论试题难易,学生们的得分普遍不高,成为失分“重灾区”,得分维持在7分左右。

  学生普遍存在着审题不严、扣题不紧、词不达意甚至无从下手等问题。

  专家们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会逐字逐句地品读;

  其次是学生读不懂文本,找不准答案;

  再次就是学生找不到答题的切入口,答非所问。

  如何改善这一尴尬局面?

  专家建议学生要学会“从容阅读”,即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逐句、逐段阅读,在这个基础上把握文本的特色、主旨。

  只要读懂文章,就会知道题目是从何而来,就能够找到答题对象。

  也许有的学生会觉得逐句阅读浪费时间,但只要坚持这样训练,阅读速度就会随之提升。

  备考中,现代文阅读主观性强,学生答题时要将主观题客观化,即要在文中找到客观依据。

  备考中,不鼓励“题海战术”,阅读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学生们应多关注叙事性强的短篇小说和记叙文,更要关注带有哲理性、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这类文章阅读有一定难度,是高考现代文阅读惯常选用的材料。

  考纲陈述: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意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现代文阅读要求同学答题前,都要默想一下现代文阅读之口诀。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一篇文章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第一句和结尾句。

  当然,至于如何看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过渡句过渡段,什么承上启下,什么铺垫烘托,还是要理解的,平时脑子里还是记一些有关文章理论的术语。

  第一部分(必做):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的阅读。

  阅读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论述类文章(学术论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议论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涉及到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美学等,且内容多为介绍学术论点及其分论点,论据,背景和意义的文章)要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

  阅读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科技说明文(主要内容多为介绍新科技新发现新认识,主体文字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背景,构造,原理,特点,现状,发展,评价(优点缺陷)及其研究应用前景的文章):科技文一般属消息一类,其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式”:第一段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介绍它的构造、原理、发展、现状、评价等等,阅读时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

  一、文章阅读策略:

  (1)边阅读边勾画。注意副词、代词与关联词。比如“可能”、“基本”、“主要”等词语。

  (2)边阅读边归纳。每读完一段,边归纳出段意。文章读完,文章的基本结构便总结出来。

  (3)标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

  (4)阅读题目,找出选择肢相对应的区域。划出选项对应的区域,标出1A1B等字样,比对原文与选项的内容。

  (5)比对过程中,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可能出现无中生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答非所问;因果倒置;强加因果;夸大其辞;随意逆推;篡改文义等错误。

  (6)选择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即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其表述因文体而有差异。有的直接说出,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

  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一些主旨句等。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思想、主题。

  分析的具体做法是:

  ①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

  ②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③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高中生活、高中学习、教育争议、时事热点的高中那些事儿,一个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家长找到方法为使命的社区—家长帮。欢迎加入2016高考QQ群:220148437。还可关注微信号:eduujzb。获取高考相关最新资讯,请搜索“2016高考家长帮全国站”。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