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的自主招生来看,加分项目大幅减少,但有些竞赛奖项还是很有优势的,尤其是具有物理、化学等竞赛的考生,但依旧有很多学生和家长还是第一次听说自主招生,不知如何下手、怎么准备。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到底自招有哪些难点: 环节难点1:定位 自主招生最难的就是定位,从2015年来看,自招申请时间集中在2月份,而这个时候处于一轮复习的结尾,一模考还未进行,我们还无法得知自己在省市的具体排名,所以没有办法准确衡量要着手申请的学校。 如果定位过高或过低,都无法顺利通过学校初审。所以,定位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初审通过率。 但值得庆幸的是,自招规定考生需到达一本线才给予录取,所以,对于考生来说,在一本线成绩以上的考生都有希望试一下。 环节难点2:材料 时间:2016年2月份 在自招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是要求学生寄送个人材料的,如学生的成绩单、自我陈述、奖项复印件……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自我陈述了!如何让自己的陈述材料在如山的资料中脱颖而出呢?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再网上照搬模板,这个方法是一定行不通的! 家长要在寒假这段时间,提前准备,并关注高校的自招简章。只有根据学校的要求,专业的特点,并辅以学生的特长才能最好的组织形成一套出色的申请材料。出色的申请材料也是能否通过初审的最关键的一环。 环节难点3:网申 时间:2016年3-4月份 2015年改革之后,所有学校(除北科大和复旦))都需要在“阳光高考”平台上进行报名申请。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申请负担,可操作确实存在一些困难。比如“推荐材料”一项,需要三步才能完成全部推荐材料的提交,很多家长也是因为操作较为繁琐而最终放弃了自主招生申请。 其实面对网申,做到耐心、细心这两点就可以轻松解决。 环节难点4:复试 时间:高考后,大概6月15左右 如果成功通过初审,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各校单独进行的笔试+面试。但由于15年所有复试都推后到了高考之后,所以学生不用过多担心,高考后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复试。 另外,由于初审卡的更为严格,所以很多学校取消了笔试,面试的比重变得更大,学生需要在复试时展现出自己自信的一面即可。 自主招生是以高考为依托的额外一种机会,考生和家长都需要了解和把握。面对改革、面对难点,我们需要不断解读和了解,这样通过自招,拿到加分并不是不可能。(来源:网络)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