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动员,奋战三十天 谢云峰 昨天在2015高考公益讲座第八场的现场,很多家问我:“谢老师,还有30来天就要高考了,我们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做点什么?应该怎样陪伴孩子一起走过高考?”这个问题又让我陷入深思,我既为家长的热心而感动,又为家长的无助而焦虑。作为一位长期研究高考问题的专家,我开始反问自己,为什么我只关注学术领域的问题,而没有把更多的视角关注到如何帮助高三家长应对高考?于是,我决定写这篇文章,但愿可以从关注一个普通家长的角度带给大家更多指导和启迪,如果能让考生和家长在距离高考仅有的30天未雨绸缪,那真是善莫大焉!我现在就主要从考生、家长、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开始我的论述,告诉大家在这临近高考三十天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个方面:考生自己在考前三十天应注意什么? 高考近在咫尺,许多考生早已开始忐忑不安起来,尤其是那些基础较差或发挥不稳定的考生更是如此。那么在剩下的短短三十天内,考生应该注意什么呢?我建议考生与其心神不安,倒不如脚踏实地。历年的事实证明,很多考生的高考成绩都会高于平时。因此考生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满怀信心地去做准备,大战三十天,冲刺高考,做到忙而不乱。 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知识在课内,考试在课外。教材仍是高考命题最主要的文本材料。因此,考生在最后一个月冲刺中,决不能轻课本重资料,务必要回归教材,紧贴大纲,认真阅读教材的每个内容。不必进行题海训练,回到课本熟记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定理。当然,除了教材正文之外,还应注意知识链接、学术争论、课后习题等文本材料以及教材的作业等各种信息,挖掘其中隐形信息。陕西考生注意2015年陕西自主命题的数学、英语已经开始向国家卷过度,尤其是试题结构和试题分值设置方面有所调整,还望提前熟悉新课标全国I卷的河南、山西等省份英语、数学国家卷试题结构和相关试题分值设置。 2、查缺补漏,温故知新 当前,考生们应该集中精力把自己以前做过的试卷或者错题本再过一边,对错题的反思是当下最重要的,找出过去考过的试卷对每道错题重新反思并重做,查缺补漏,避免错题重犯。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查缺补漏,其中各学科的重要概念、主干知识的联系,及平常较为忽视的知识点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考生还应在这段时间,规范答题时间、答题方式、训练方法技巧、训练心态,尽量做到快速、准确、规范。此外,还应该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会而对之,对而全之。 3、总结规律,构建体系 考生注意把各类学科的知识点的规律总结归类,理清知识脉络,知识层级,知识广度和深度,力争做到举一反三,弄透一题旁通一类,对必考与热点问题的解题方法熟练掌握并固化在头脑中。尤其是一些公式、原理一类的知识系统归类,构建逻辑体系,使得所学知识在脑海中框架分明,条理清楚,触类旁通。 4、注意饮食,调整作息 临近高考,考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根据天气及时增添衣物,力争做到不暴饮暴食,更不患病感冒。另外,要开始根据高考的时间表,调整自己生物钟,尤其是要将精力节奏调整到与高考相一致。心理学家认为,从考试前一个月开始就要把考生精力最旺盛的时间调整到与高考考试时间一致的时间段。高考的考试时间是上午9:00开始、下午3:00开始,要求孩子每天上午8:40-11:30和下午2:40-5:10坐在书桌前看书、做试题或总结试题。到了最后停课复习阶段,一种很常用的方法是在高考规定的时间内做相应科目的试卷,比如每隔一天就在早上9:00-11:30完成一套语文试卷,完全把它当成一套真正的高考卷来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在考试时迅速进入状态,而且做题的兴奋感也上来了。 5、调整心态,暂缓情感 考生如果是应届,你要相信应届生是很有爆发力的,临场超常发挥的可能性大于复读生;如果是复读生,要相信自己有经验,能比应届生更快适应考场,也别太有压力,人在紧张时会分泌一种激素,导致其反应变慢,本来记得的都忘了,心情舒畅会令人思维敏捷。尤其是还在谈男女朋友的考生,更要处理好这个关系,一定不要太激动,别好的忘了要考试,也别坏到马上就要分手,即使真没感情了也等考完再说,不然不仅对方会很受打击,你自己也会因此分心,可能比对方受的影响还大。
第二方面:考生家长在考前三十天应该做些什么? 高考即将要来临,很多家有考生的父母,此时早已是五味杂陈,有人淡定从容,有人心怀期盼,有人焦虑万分,有人则寝食难安。高考苦的是孩子,累的是家长。尤其,临近高考更是觉得无从下手,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总害怕对孩子关心不够影响成绩,又害怕对孩子关心过度影响心情,那么,家长应该做些什么?高考专家谢老师来告诉大家: 1、膳食合理是关键 高考临近,考生高度紧张,食欲下降也属于正常现象。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多做些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资的杂粮、豆类为主的主食,可以增进学生的食欲。同时,家长在食材的选择上还应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取:可选鱼、鸡肉、猪瘦肉、鸡蛋、牛奶、豆腐、豆浆等,尤其是鱼肉,可以提高大脑功效,增进记忆。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学生还要保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这类食品可以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并起到补充水分和防暑的作用。提别提醒:不要贸然给孩子添加营养品或从未吃过的“特别食物”,绝对不要吃海鲜,避免闹肚子。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该给孩子加强营养,给孩子吃大鱼大肉。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孩子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营养就会得到满足,关键是要做到营养平衡,合理。市场上各种标榜着提神醒脑的产品家长选择时必须要慎重。 2、心里调整全贯穿 考生考试的焦虑和紧张源于把考试看得太重,过分看重分数。类似“你是家中希望,一定要考上重点”或“考砸了,爸妈脸往哪儿搁”之类的话,都会挫伤考生自信,并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考前冲刺。这个时候,家长需要营造家庭宽松、亲情的氛围。作为家长你只需要给予孩子信心,家长对孩子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许多家长对孩子期望与要求过高,在考试前突然间太关注孩子的学习,造成考前压抑、紧张的家庭氛围,有意或无意之中给了孩子压力,加剧了孩子的紧张和心理疲劳。所以作为父母不管心里怎么想,别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每天都用信任的眼光笑迎孩子,每天都拥抱孩子,给予孩子支持和力量。收起高考脸,闭住唠叨嘴,一切随平常,全家齐欢颜。 3、数据收集最重要 这个时候的家长在学习上不能给考生更多的指导,那就把心思放到如何指导孩子志愿填报上,多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收集往年的招生录取资料,包含院校录取数据、专业录取数据、招生计划、院校简介、专业介绍等诸多方面,尤其是收集接近孩子模拟成绩的院校数据,重点查看查看对考生身体和单科分数方面的特殊要求和专业录取办法等,帮助孩子扬长辟短,切忌知难而上。 4、勤奋学习离不了 这段时间如果家长有时间多参加一些高考讲座,认真聆听各位老师讲解高考注意事项和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尤其是多比较各种算法的准确性,正式填报志愿时可是完全不知道学校的录取分和录取名次的,这就需要根据今年的分数名次和往年的录取情况进行换算了!常用的算法有很多,虽然“名次定位+名次修正法”是目前最科学的算法,家长还是需要多了解诸如简单分数法、简单名次法、两线差分法等算法的缺陷,比较各算法间的准确度差异,了解的足够多,正式填报时才不会盲目跟风,降低志愿填报的风险。 5、目光放远心放宽 高考只是孩子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并不能决定孩子将来的命运。很多家长把目光仅定位在高考上,这是一种短视行为。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家长也都非常清楚, 即便高考分数很高,去了好大学,还有毕业后择业的一关。如何参与将来的社会竞争,家长就必须要考虑到孩子喜欢哪一类工作,哪一类专业是社会上有发展潜力的,孩子的个性特点适合做什么专业的工作,孩子目前个人综合能力怎么样等,都需要全面衡量。所以,请此时心情烦躁或者焦虑的家长必须要冷静下来,做你该做 的事,不要只把目光盯在孩子的成绩上,那样你会让孩子独立承担一切未知的结果。只有家长把目光放长远了,心态才会平稳下来,心情才会乐观起来。如果家长能做到心态乐观从容的话,孩子肯定会从你这里得到巨大的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自然也会轻松面对高考,并考出好成绩,甚至可能超常发挥。 第三方面:学校和社会在考前三十天应该引导什么? 不可否认,当前学校和社会都十分重视高考,也给高考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如武警押运、考场安排、警察带路、考前停工、环境治理、人工降雨等,但是在高考前的三十天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多做引导: 1、营造大环境,理性看高考 学校的主导和社会的引导对家长影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多鼓励和引导关注考生的勤奋精神、拼搏精神、参与精神,少些状元郎,少些分数论;大力引导能够促成考生成才的多种途径,少些为学论,少些复读论。不以成绩论英雄,不唯高考评人生。 2、淡化上线率,促成上学率 当前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考的上线率而非上学率。也就意味着很多孩子即使考到相当的分数,由于对志愿填报的不了解,对大学录取规则的不了解,对大学学科建设的不了解,造成高分滑档或者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希望学校能够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多对考生和家长进行这方面引导,确保考生无论考了多少分数,都能实现分数的最大化,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大学。 综上所述,有人说:高考是一朵玫瑰,不管情归何方,手上总留余香。有人说:高考是一首歌,唱尽人生的悲欢离合。其实,高考是一个人的生命状态。面对高考,保持你心灵的善良与纯洁;保持你情感的热情与丰富;保持你精神的进取与激昂。无论高考成绩如何,你的成长与成熟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事实,辛勤走过的这三年,你会收获的太多太多。高考中没有失败,它带给每个人的深刻思考、刻骨铭心的经历、催人奋进的感受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们为高考而努力拼搏的过程,其意义远大于未知的结果。
(此文为高考专家谢老师原创,搜狐首发,其他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