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理学部——心理学系 心理之学,成功之道,幸福之路 名师寄语: 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类精神世界和行为模式的科学,是一门综合使用行为测量和最先进技术手段的、文理交叉的科学,是一门进可研究艰深科学问题、退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学问。 ——方方教授 (系主任,麦戈文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学习心理学,了解他人,理解自己,创造幸福人生。 ——韩世辉教授(认知神经科学教研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选择心理学是我人生中做出的最正确和最重要的决策。我强烈建议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心理学,很可能你会爱上她! ——谢晓非教授(副系主任,工业与经济心理学教研室,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一、院系简介 国内最早的心理学系:北京大学[微博]是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发源地,其心理学本科教育始于1900年。1917年, 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校长倡导下,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即心理学系的前身。 列入世界前百分之一的心理学科:近年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一直紧扣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开展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为培养基础与应用心理学高级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唯一进入世界排名前百分之一的心理学学科。 雄厚的师资力量: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汇集了一批心理学科顶尖学者,现有教授11人,研究员6人,副教授16人,讲师9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5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北京大学百人计划5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973课题组长4人,世界心理治疗学会副主席1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国际学术刊物副主编、编委10人),人均发表的国际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超过了北京大学平均水平,在全国心理学界处于领先地位。 完善的硬件设施和科研条件:心理学系教学条件良好,科研设施齐备。2014年,迁入北京大学王克桢楼,总空间达到9300多平方米。搭建了包括EEG、眼动仪、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电刺激TDCS、近红外功能脑成像FNIRS等设备和24间实验室的公共实验平台。教学设备和科研仪器共计1600余台。2011年和2012年分别获得了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400万和人才培养支撑条件建设项目200万的资金支持,全部用于本科生的人才培养。 二、专业设置 ![]() 三、课程设计
四、特色实验室
![]() 五、交流、实践活动 对外交流:每年平均邀请外国专家25人次左右,均为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心理学领域的著名专家或著名期刊的主编,为本科生做多场学术报告,带来了心理学研究的最新动态。2011-2014本科生赴外参加暑期课、交换、学术会议等交流活动累计70多人次。每年接收多名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学生进修学习。 ![]() 学生实践:心理学系注重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搭建青年人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启发与鼓励学生把握时代脉搏、聚焦社会发展、投身实践行列,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六、毕业前景 近五年毕业生去向统计:40%的学生被推荐免试攻读研[微博]究生,40%的学生出国留学[微博],20%的学生直接就业。行业领域主要包括:党政机关、科研院所、管理咨询业、人力资源服务业、新闻出版业、IT和金融行业、战略分析及数据分析等。
七、校友寄语 ![]() 1980年,我进入燕园,懵懵懂懂开始学习心理学;2010年,我女儿也进入燕园,坚定不移选择学习心理学。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专家名流汇聚、气场非凡,学子强手如云、志向高远,教学理念先进,授课质量一流,硬件设施齐备,实验平台优异。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旨在探索人类心智本质、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深远。心理学无疑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和奉献一生的学科。 ——傅小兰(1980级心理学系本科生,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等)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又到何处去?我们是如何从一个似乎一无所知的小孩,变成一个似乎又什么都知道的大人?我们为什么害怕死亡?而害怕、忧伤和快乐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什么是思维,机器人有么?什么是情感,动物有么?为什么我们既能创造出伟大的思想,辉煌的奇迹,美丽的艺术,而同时我们又不断地通过战争、犯罪来毁掉它们? 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吧——在这里,你能寻找到答案。 ——刘嘉(1990级心理学系本科生,现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心理学院院长) ![]() 当年是调剂进入到心理系的,开始总是觉得懊恼。现在看来,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失败。心理学是交叉科学,北大心理系课程设计广泛,而我们学生对于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多个学科的探索也得到了老师的鼓励。我最终发现了自己对于神经生物学的兴趣,而其他同学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上也找到各自的兴趣。 我觉得中国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扼杀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幸运的是,由于北大心理系给予学生的自由与鼓励,我们对于科学的兴趣没有被扼杀,反而得到了培养。 ——罗敏敏(1990级心理学系本科生,现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清华[微博]大学[微博]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伴随着我成长之路——四年的本科学习,让我打下了扎实的心理学基础;五年的硕博连读,让我初探心理学研究之门;八年的教师生涯,让我成长成一名优秀的心理学研究者。怀着深深的感情离开北大之时,感谢心理学系十七年的养育之恩,也希望有更多的年青人能够在此汲取营养,枝繁叶茂。 ——施俊琦(1995级心理学系本科生,现任中山大学[微博]岭南学院管理学教授)
走进北大心理学系 网址:http://www.psy.pku.edu.cn/ 微博:http://weibo.com/pkupsy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