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北京大学院系介绍:工学院2015-05-13 9:19: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College of Engineering   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工学院 张东晓院长   张东晓教授:   北京大学[微博]工学院院长   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   能源与资源工程系教授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北京大学首届“十佳导师”   院长寄

  College of Engineering

  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工学院

张东晓院长张东晓院长

  张东晓 教授:

  北京大学[微博]工学院院长

  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

  能源与资源工程系 教授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北京大学首届“十佳导师”

  院长寄语:

  成为中国原创技术的发源地,成为国际工程科学的重镇,成为全球工程科学教育的中心,成为国家级的中心智库,组成了我们工学院的梦想。有梦想,就有了责任和动力。这些梦想的实现,不仅仅需要学院上下的努力,更需要你们的支持。你们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成就,将为这座年轻的学院赢得无上的荣耀,也将为未来的北大工学人树立光荣的典范。……正是载着这座年轻的学院的梦想,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和我的同仁们依旧保持着青春的活力。我希望你们,仍旧拥有大把青春的你们,更要好好寻找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一、院系简介

  2005年6月,北京大学工学院正式组建,现拥有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航空航天工程系、能源与资源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等六个系,设有6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点(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12个硕士与11个博士研究生专业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重点学科(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和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2个,1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力学)。

  目前学院有正式教师112人,其中有院士10人,“千人计划”获得者13人,长江学者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青年千人学者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并有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2支。他们在多个领域从事国家的重大科技攻关工程的研究。工学院是北京大学“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人数最多的学院,也是北京大学高端人才比例最高的学院之一。

  二、人才培养

  (一)院系人才培养特色

  注重理论基础  重视基础教育,鼓励创新,注重能力培养,对本科生的培养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规范的教学计划。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工学院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本科生设置了实验及实习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参与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  工学院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并为本科生进入实验室接触科研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学院设有“国家基础人才本科科研训练项目”,每年资助20个科研项目。

  (二)国际化教育  

  GLOBEX项目  GLOBEX项目和多所世界知名大学的工学院达成合作协议,旨在增进北大工学院的国际化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暑期实习项目  为了加强本科生教育国际化交流,自2010年开始,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派出部分院系本科生在暑期访问北京大学工学院并在相关实验室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科研实习。同样,自2012年起,北京大学工学院相关院系派出本科生在佐治亚理工学院进行暑期实习,并参加实验课程。该项目为本科生科研及国际交流打下良好基础。

  短期交换项目  自2014年起,基于暑期实习项目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积极开展北京大学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短期交换项目。该学生交换项目旨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加强中西文化交流。根据协议,两校学生可以进行为期半学年到一学年的交换,两校交换学生数目等额,学生只需向自己所在学校支付学杂费,而无需向所交换学校支付。学生在对方学校可自由选课,达到要求,可获得学分。项目开展的最初3年内,主要针对两校工学院的学生。 目前,北大工学院参与项目的学生有两名,佐治亚理工学院参与学生有三名。学生反响较好,此项目将继续在两校开展。

  科研 学生交换之前,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佐治亚理工学院相应实验室,每个实验室有专人指导科研。除此之外,每周至少有一次实验课程,由佐治亚理工学院实验课教师指导。

  学院奖助学金 工学院设立了斯伦贝谢奖助金、埃克森美孚奖学金、波音奖学金以及国家基础人才奖学金。

  三、 专业介绍

工学院专业选择的基本流程工学院专业选择的基本流程

  工学院目前按工科试验班类招生,入学第一年不划分专业,全院学生统一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特长后,于二年级初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学院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适当的专业选择指导和帮助。

  理论与应用力学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理学学士

  培养能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解决科学和工程问题的高级人才。

  工程结构分析Engineering Structure Analysis工学学士

  培养学生成为利用理论分析和计算手段进行工程结构分析与设计的专门型人才。

  能源与资源工程Energy and Resource Engineering工学学士

  培养资源决策、开发和管理的高层次国际型人才。

  航空航天工程Aerospace Engineering  工学学士

  培养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手段研究和解决航空航天领域实际问题的人才。

  生物医学工程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工学学士

  培养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工程设计等手段解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相关问题的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工学学士

  培养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所需要的具有专门化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人才。

  三、 核心课程

  学院核心课程:现代工学通论、微积分、线性代数与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与数理统计

    各专业核心课程列表

理论力学、高等动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固体/流体力学实验
结构力学及其矩阵方法、工程设计初步、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弹性力学
机械设计基础、电路与电子学、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原理、飞行器结构力学
地球科学基础、传热传质学、数值模拟、渗流物理、生产/认识实习
生物医学工程设计、解剖生理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生物系统建模、仿真与控制
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仪器分析、金工实习、材料热力学

   四、 毕业去向

  无论选择国内深造、出国留学[微博],还是直接就业,工学院学生都拥有着美好的前景。2014年工学院毕业生共计79人,其中升学40人,出国(境)29人,就业(包括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10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51.25%,36.25%,12.5%。

    (一)国内升学情况

    2014年工学院本科毕业生中共有40人选择国内升学,在本科毕业生中所占比例为50.6%。其中35人选择留在我校继续求学。另外有1人赴中科院,1人赴浙江大学[微博],1人赴中国人民大学[微博],1人赴上海交通大学[微博],1人赴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继续深造。

    (二)出国(境)留学情况

    2014年,工学院79名本科毕业生中有29人选择出国(境)留学,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6.7%,包括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地。其中,美国是吸引毕业生最多的国家,24名毕业生选择去美国高校继续深造,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0%,并占出国出境留学毕业生总人数的83%。此外,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是吸纳工学院2014年本科毕业生人数最多的高校。

表1 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出国出境留学就读学校统计

就读学校 工程 航空 力学 能源 材料 生医 总计
史蒂文斯理工学院         1   1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1   1
普林斯顿大学 3           3
哥伦比亚大学     2 1   1 4
麻省理工学院     1   1   2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1   1
杜克大学       1     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1       1
纽约大学     1       1
牛津大学           1 1
巴黎高等矿业学校   1     1   2
香港科技大学       1     1
多伦多大学           1 1
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       1     1
佐治亚理工学院       1   1 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     1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1           1
南加州大学           1 1
斯坦福大学       2     2
宾夕法尼亚大学       1     1
总计 4 1 5 9 5 5 29

    (三)就业情况

    2014年,工学院79名本科毕业生中有10人参加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2.5%。工学院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包括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船舶设计研究院等设计研究单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航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微博]、巨人[微博]教育集团等教育单位。

表2 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类型分布

单位性质 人数
企业单位 8
党政机关 1
自主创业 1
总计 10

  走进工学院              

  学院主页: www.coe.pku.edu.cn

  本科教学主页: www.coe.pku.edu.cn/U

  学院微博:http://weibo.com/pkucoe

  招生咨询邮箱: admissionU@coe.pku.edu.cn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