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北京大学院系介绍:生命科学学院2015-05-13 9:19: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理学部——生命科学学院   解码生命之光,追逐自然之美   名师寄语: 许智宏院士   许智宏院士:我是个植物学家,更喜欢把老师看作园丁。花园中的各种植物都不一样,但它们都是这个花园中重要的成员。所以我觉得大学就应该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一个最好的土壤和环境。   大家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理学部——生命科学学院

  解码生命之光,追逐自然之美

  名师寄语:

许智宏院士许智宏院士

  许智宏 院士:我是个植物学家,更喜欢把老师看作园丁。花园中的各种植物都不一样,但它们都是这个花园中重要的成员。所以我觉得大学就应该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一个最好的土壤和环境。

  大家能够在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在一片良好的沃土中成长,这就是大学的意义所在。它并不是追求工厂化的生产,出来的都是一种树苗、一种花卉。大学培养出来的应是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才,每个人应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吴虹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秉承此北大精神,生命学院致力于为中国和世界培养菁英和领军人才。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宽阔的视野,富于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北大生科院求才若渴,期盼着你们的到来,愿作你们的人梯,助你们成长。

  一、院系简介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北大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教授和研究员72位,其中拥有中科院院士5人,千人计划学者6人,青年千人10人,长江特聘(讲座)教授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973计划及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17名。学院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研究中心,2个研究所,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科研实验室60多个,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行为科学、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等。

  学院是全国首批生物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博士授予权的学科8个,硕士授予权的学科11个,并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命科学学院还是教育部“国家理科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目前国内生命科学学院的综合实力排名中名列前茅。在2014的美国新闻周刊与 Quacquarelli Symonds研究中心合作的全球大学研究排名中,北京大学[微博]的生物科学排名世界37位,北京大学在生物科学领域排行第37位,比2013年的45位更进一步,为中国(含香港地区)高校第一位。

  二、人才培养

    生命科学院的本科生教育肩负着两层使命: 1. 培养基础宽厚扎实, 富有创造力的生命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领军人物. 2. 将生命科学的知识和理解普及为新一代公民通识教育, 尤其是北大这类精英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在本科阶段,学生需要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和现代生物学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生命科学学院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兴趣,力图创造学术自由、学生自主负责的教学和科研气氛,鼓励交叉学科发展。

   学院在课程改革方面秉承个性化培养、国际化培养的理念,在本科教学方面大多数核心基础课都有中英文双语版本课程,且在春秋两学期开课,都具备小班讨论课。

   学院大力鼓励本科生在本科阶段就进入世界一流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目前本科生三分之一通过学院组织及学院提供的经费赴国外著名高校研究所进行暑期实践活动,超过一半学生本科毕业之前有海外及港澳台交流经验。

   生命科学学院鼓励本科生尽早接触学科前沿、进入实验室承担课题,2013年至今,平均每年都有30篇次以上的SCI论文为生命科学院学生在本科阶段发表,其中不乏在Nature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Heredity等国际一流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优秀文章。

   2014年底在生科院的国际评估中,本科生教育获得了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世界名校的教授的高度评价。在最近的博士生招生中,哈佛大学生物医学的三个主要院系邀请中国学生面试, 北大生科院的四年级学生占了80%,最后录取的几乎清一色来自北大生科。

  三、毕业前景

    2014年,我院本科毕业生总数为110人,一次就业率为95%。国内外继续深造的总人数为86人,其中50%(55人)的本科毕业生已出国、出境留学[微博],另有6人拟出国未能成行。继续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学生总数为67人。

  表格 1 2014出国出境留学学生名单

  姓名

  去往国家

  出国学校

  出国专业

  张孙媛

  澳大利亚

  墨尔本大学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连环

  加拿大

  University of Toronto

  分子遗传学

  姜昊

  美国

  Iowa State University

  植物生物学

  陈明辰

  美国

  Rice University

  生物工程

  何朔南

  美国

  Stowers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生物

  郭采薇

  美国

  贝勒医学院

  神经生物学

  俞若凡

  美国

  贝勒医学院

  分子与人类遗传学

  陈思雨

  美国

  宾州州立大学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杨晓旭

  美国

  宾州州立大学

  遗传

  王欣

  美国

  宾州州立大学帕克分校

  细胞发育生物学

  吴伯超

  美国

  布朗大学

  公共卫生

  丁贯乔

  美国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生物医学

  邢文敏

  美国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生物医学

  刘锦檀

  美国

  德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生院(休斯顿)

  生物医学

  贾宇博

  美国

  东北大学

  公共管理

  张梦琪

  美国

  杜克大学

  计算生物学

  张一楠

  美国

  杜克大学

  全球健康

  雷雪

  美国

  佛罗里达大学

  组织行为学

  冯慧中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

  生物科学

  冯艺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

  生物技术

  顾婧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

  公共卫生

  于宙

  美国

  哈佛大学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

  商瑾

  美国

  哈佛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盛焕杰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综合生物学

  吉玮玥

  美国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生物物理

  任驰

  美国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生命科学

  严筱溦

  美国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生命科学

  王美琪

  美国

  卡内基梅隆大学

  生物科学

  胡琪楠

  美国

  康奈尔大学

  生物化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

  王飞

  美国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

  生物医学

  戴进

  美国

  美国佐治亚大学

  生命科学

  谢丽晗

  美国

  密歇根大学

  分子细胞发育生物学

  顾明雪

  美国

  密歇根大学

  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

  胡帅

  美国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药物化学

  李金森

  美国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

  刘嘉慧

  美国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神经生物学

  唐苦尽

  美国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生物信息学

  杨麓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

  生态与进化系

  慕童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

  生态学及进化生物学

  黄晓

  美国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分子细胞生物学博士

  仇真

  美国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法律

  

  美国

  斯坦福大学

  生物学

  范逸临

  美国

  斯坦福大学

  化学与系统生物学

  姜易昊

  美国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生物物理

  方方

  美国

  耶鲁大学

  生物统计

  朱劲奕

  美国

  耶鲁大学

  公共卫生

  夏思杨

  美国

  耶鲁大学

  生态与进化生物学

  徐昊

  美国

  耶鲁大学

  免疫学

  李韩牧云

  美国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生物物理

  赵墨

  英国

  剑桥大学

  发育生物学

  何劭达

  英国

  剑桥大学

  生物科学

  刘彤日

  英国

  牛津大学

  有机化学系

  冷天祺

  英国

  牛津大学

  临床医学博士

  肖凡

  中国香港

  香港大学

  病理学

  陆佳舢

  中国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金融硕士

  有31%(34人)的本科毕业生在国内读研[微博](其中20人继续在生命科学领域深造)。

  有8%(9人)的本科毕业生进行就业,就业单位分别为:和君咨询、世纪爱游、好未来教育科技、学而思[微博]培训学校、智乐活、恒大地产、雀巢中国、光线传媒、军队某部。

  四、校友风采

  北大对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改变真的是太大了。在1978年,我还不到16岁的时候,赶上改革开放,有幸走进了北大的校园。从一个真正的放羊的小孩,变成了一个北大人,真正地改变了一生。从1985年出国到加州大学读博士,然后读博士后,92年到耶鲁大学任教,到现在,美国科学院院士,我想说这些事,想告诉大家的就是,经过北大的培养,又到了美国,可以说把“美国梦”做完了,所以我决定从明年开始,要做“中国梦”。(掌声)外国人有些人问,说“中国梦和美国梦有什么不一样?”我说,“美国梦是自己的,就是完全为自己和自己家庭做梦。中国梦,我们可能包含的更多一点”。对我来说,包括为北大做事,为中国的农民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为民族、国家做一点事。——邓兴旺 院士

  邓兴旺简介:美国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

徐勇徐勇

  徐勇(百度创始人之一):1982年就读北京大学生物系,1989年完成生物硕士学位后,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博士奖学金,赴美留学,于美国德州A&M大学完成博士学位,随后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在美国10年期间,徐勇先后任职于两家著名的跨国高新技术公司(QIAGEN, Inc。和Stratagene公司)的高级销售经理,并且获得过杰出销售奖。1998年,徐勇作为制片人之一拍摄了大型专题纪录片《走进硅谷》,客观以及全面的反映硅谷的发展过程,深度探求了硅谷成功背后的种种因素。在硅谷他多次应邀给来自中国大陆的高级政府官员介绍硅谷的风险投资机制和创业文化。1999年,徐勇与他人合作创立Cybercalling-com公司,这个网络电子商务公司在六个月内就实现了赢利。他与硅谷的众多商业团体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并为许多新兴的高科技企业提供商业咨询。1999年底,徐勇与好友李彦宏回国创建了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李英睿(华大基因CEO):1986年5月24日出生,2004年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学习,大二暑假(2006年)进入华大基因(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进行科研项目实训。2007年-2008年作为炎黄计划 --- 炎黄一号项目的生物信息分析主要负责人之一,其研究成果“第一个亚洲人的基因组图谱”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成为国内极少数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的本科生之一。其后,李英睿带领团队负责一系列华大基因重大项目的攻坚,包括基因组多态性识别软件的开发,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中丹糖尿病研究计划,全基因组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分析方法学的建立,炎黄99等。上述研究成果已经发表或者陆续投稿《Nature》《Science》等国际杂志。如今,李英睿作为华大基因的科学体系负责人,带领团队在复杂疾病、癌症、分子育种、进化等多领域开展基于基因组学技术的研究工作。现任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华大科技”)CEO、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

    陈雪梅:198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生物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历任美国罗杰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助理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UC Riverside)教授,2013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