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陆续公布 志愿如何填? 2015-06-24 本周起,全国各地市陆续公布高考分数,考生将开始填报志愿。 2015年全国有30个省份的高考实行出分后报志愿。考生们在知道自己分数、知道本省录取分数线、知道本人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的情况下,志愿填报理应胸中有数,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这是为什么,考生又该如何填报志愿呢? 志愿填报勿扎堆 由于各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必须等到所有考生志愿填报后才能确定,因此考生要想知道他所报考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只能等到高校招生投档的当天才能知晓。因此,对于自己填报的大学究竟多少人报考,提档线分别是多少,考生难以把握。由于知己不知彼,也造成了考后知分填报志愿更容易出现志愿扎堆的现象。 针对以上情况,考生在知分报志愿时,应面向全国高校,不能只把眼睛盯着大城市、家门口的院校和热门专业。 如何减少志愿填报“撞车”? 一是考生应量体裁衣,根据自己高考成绩(或平时成绩、模拟成绩)的位次,对照往年各学校专业录取分数情况、位次情况; 二是注意填报时留有余地;注意体检结果,避开限报专业; 三是特别注意有的学校招生“大小年”现象,详细分析近年录取资料; 四是注意预报志愿后,考区、中学反馈的信息,如果出现扎堆现象,需要调整所报志愿。 在准确性上下功夫 在知分、知线、知位的情况下,考生容易片面地将自己的分数与去年学校的最低分数进行比对。专家指出,考生在知分报志愿时,要尽量在“准确”上下工夫。 北京语言大学招办主任林方介绍,所谓“准确定位”,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对自己的准确定位,是对自己的分数的准确定位,也是对自己性格和特长的准确定位;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对自己所报考院校与专业的准确定位。 考生要了解近三年高招信息,掌握各所高校在本省近三年的提档线、录取比例、地区的位置,以及自己在全省的排名、位次等信息,并将自己的分数进行比照。 从历年的录取结果来看,第一志愿是决定考生能否录取的关键,因此,考生在填报第一志愿时,要尽量使志愿与自己的位置相靠近。 如何为志愿填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是搜集院校资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关规定,了解院校招生章程; 二是查询有关院校、专业近几年在各批录取分数和录取考生的位次情况; 三是了解今年在本省市招生的学校、专业、人数; 四是了解自己平时成绩、模拟成绩在全省、市的位次; 五是了解本人体检结果,避开限报的学校、专业。 填报志愿的“有效性原则” 考生填报志愿时,还要注重“有效性原则”,院校的选择范围最好广一些,省内外都要有;每一所院校之间,要拉开20分的档次;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的院校。 如何避免高分低录甚至落榜? 1、实事求是,找准自己的位置; 2、所填志愿拉开档次; 3、冷门与热门学校专业相结合; 4、省内与省外院校相结合; 5、避开体检结果所限学校、专业。 6、各批次学校志愿、专业志愿填满,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