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高中文言文阅读知多少?2015-07-20 13:45: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在“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总的要求之下,按语文考试的能力层级分为“理解Β”级和“分析综合C”级两项。在这两项下面,共列六条具体要求:   1. 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 .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的理解   3. 文中句子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在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总的要求之下,按语文考试的能力层级分为理解Β”级和分析综合C”级两项。在这两项下面,共列六条具体要求:

  1. 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 .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的理解

  3. 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1. 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

  2. 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3. 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

  以上六条具体要求说明:高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做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首要条件,基于这一点,在文言文阅读考题设置上,一般理解题:

  实词两道:

  其一,考古今词义变化

  其二,考一词多义

  虚词一道,常考比较意义、用法的异同

  句子一道,既可以有实、虚词的理解,也可以考句式的理解

  再说说分析综合。对于信息的筛选提取、内容的归纳概括以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则又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因为这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的。因此,分析综合考题设置必考两题:

  一道是,辨析从文中摘取的信息,是否能完全表达人物的思想、性格、功劳、业绩等;

  一道是,对归纳概括的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辨其正误。

  如何具体复习

  (一).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这条要求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第一点是常见实词即浅易文言文中常用与次常用的词,这是从词语在运用时出现频率的角度讲的;而从词义上看,这里所说的常见实词,应当指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词多义和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第二点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即词义必须有特定的语言环境,虽然一个词理性地看有若干个意思,可一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最恰当的应该只有一个,这就需要调出该词的有关义项比较判别,确定哪个义项最恰当,这就是能力。

  1. 常见实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本考点高考考查的重点是教材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主要包括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1.注意词的古今异义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这两种情况,对学习文言文困难不大。困难大的是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同的词,这类词的词义发生了演变,其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词义扩大如:

  ” 长江

  一切大的河流

  ” 女子相貌好看

  一切美好的性质

  词义缩小如:

  ” 表示好坏气味均可

  只表示坏气味

  ” 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

  后一意义不用了

  词义转移如:

  ” 眼泪

  鼻涕

  ” 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

  偷窃

  词义弱化如:

  ” 凶狠,表示程度很高

  现在用字,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了

  ” 仇恨、怀恨

  埋怨、责备

  词义强化

  ” 遗憾、不满意

  仇恨、怀恨

  ” 责备

  杀戮

  感情色彩变化如:

  卑鄙” 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无贬义)

  品质恶劣(贬义词)

  爪牙” 得力帮手(褒义词)

  帮凶(贬义词)

  锻炼” 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贬义词)

  (褒义词)

  名称说法改变如:

  改称眼睛” “改称

  2.注意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词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的: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的异同为偏义复词,用意偏在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如: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句中的是种树的地方,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这个语素意义。

  3.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意、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

  :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同音,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即用其假借义。

  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力爪牙是用其本义;

  祁父,予王之爪牙,这里是用爪牙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是用其比喻义。

  4.注意常见的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字本义是跳蚤,但这里借用为,于是,就是本字,字是假借字,词义应按解,读音按的现代读音读。

  中学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古今字的是相对而言的,有”“的意思。如,在至莫夜月明句里,是古字,是今字,词义应按解。

  因此,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对正确理解文言文的词句意义,关系很大。

  5.注意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下面是几种主要的活用情况。

  名词活用

  a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思仍和这个名词本身的意思相关,只是动作化了。)如:天雨墙坏(名词充当的谓语,用作动词:下雨)

  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是自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在此带宾语,即,用作使动:让。。。。。。活下去)

  c意动用法(也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其家甚智其子(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直接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如: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名词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

  日食饮得无衰乎(时间名词食饮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

  吾得兄事之(名词用作动词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象对待兄长那样)

  道芷阳间行(名词充当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动词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象狗一样)

  。。。。。。

  动词活用

  a活用作名词(这个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字或字,因而在句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如:

  以地事秦(名词带宾语,用作动词:侍奉)

  b使动用法(其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作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一般属使动用法)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救活)

  c.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意谓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可译为以。。。。。。为。。。。。。把。。。。。。当作。。。。。。这种用法多数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如:

  形容词活用

  a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不是表示事物的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事物。在句中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如:

  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分别充当动词的宾语,用作名词:铠甲,锐利的武器)

  b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如: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形容词带宾语,用作动词:傲视)

  c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殚,使。。。。。。竭;把。。。。。。全部拿出来)

  d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数词活用

  数词有时可活用为动词如:

  良马期乎千里(数量词千里受助动词修饰,用作动词:行千里)

  2 .常见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1992年开始,考文言虚词这道题,常从考试文本中选择4句将虚词加点。再从中学文言文课文中相应地选择4句将虚词加点,合成4个选项组成一题。所以,熟读文言课文很重要。

  常见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在阅读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是等常用文言虚词和等一些特殊的文言虚词(它们是实词和虚词兼具的多义词)。因此,我们要重点掌握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并注意一些多义词的虚词用法。

  1)《2002年考试说明》中列入考查范围的常见文言虚词(共20个):

  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

  高中语文课本较系统介绍的单音虚词还有:

  要、但、耳、故、或、既、虽、遂、已、犹、哉

  2)前20个文言虚词归类:

  一词多类异用:之、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为、所

  同类异词:若、乃、而、其、之

  句末虚词:者、也、乎、矣、焉、与,表示各种语气

  关联虚词:a.连接上下文句的连词:然、固、则、而;b.连接词或词组的介词:于、以、乎、与、为

  3)常见的几个双音节虚词:

  得无:表示反诘、怀疑、或揣测的副词,译为莫非莫不是

  否则:不是这样…………”的意思。

  何其:多用于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的副词。译为怎么样

  然后:顺承连词,可译作之后或保留。

  然则:可译作既然这样…………”

  虽然:可译作虽然如此

  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恐怕,与构成反问语气。

  以上双音节虚词虽在历届高考中未设题考查,但在文言阅读考查材料中时有出现。掌握它们,有助于理解文意。

  下面,我们具体做个小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人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1)下面各句中的字,按其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贾人勃然作色

  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渔者黯然而退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将军以为不然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垂曰:然,非汝,谁与成立?

  A.①④/②⑥/③⑦/⑤⑧

  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C.①⑦/②⑧/③⑤/④⑥

  D.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①④句的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⑤句中的是转折连词然而③⑦句中的是代词这样⑥⑧句中的是形容词对的、正确的”]

  2)从下面选出与是许金而不酬者也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B. 是吾剑之所从坠

  C.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D.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题干中的是指示代词,A项的是形容词正确”C项的为判断动词;D项的构成固定结构所以;与题干相同的是B项。]

  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A济阴之贾人

  吾欲之南海

  B舟薄于石

  苛政猛于虎

  C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余是以记之

  D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惑而不从师

  [A项(1)句中的,结构助词;(2)句中的,动词B项(1)句中的,表对象的介词;(2)句中的,表比较的介词C项(1)句中的,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使用的工具;(2)句中的,介词,表原因D项(1)(2)句同为转折连词]

  (二).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的理解

  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的考查,重点放在对文中用法的理解上,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因而常常与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等结合考查。

  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单独命题的不多,主要结合把握文意来进行,常常与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等结合考查。近年对该考点将了解变为理解,足见该考点要求的难度有所加大。此项虽不列入2002年度考试范围,但2003年高考很可能考查。

  1、判断句

  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表示判断。常见形式有两类:

  b. 一类是“…………式及其变体。所谓变体,即单用者也

  c. 另一类是用等词表示判断。如: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所谓大者,非莽莽苍苍之天也。

  同是天涯沦落人。

  另外,还有没有标志词的判断句,如:此人力士

  2、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接受者,而不是主动者、发出者。常见形式有两类:

  a.一类是带于、见、为、被等标志词的被动句。例:

  而君幸于赵王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亮马徐庶并以,为曹公所追迫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另一类是不带任何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句子要以意思上,从主谓语的关系上去理解判断。例: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3、宾语前置句

  宾语本来在谓语之后,但在古汉语中以下四种情况下的宾语常常提到谓语之前。

  a.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沛公安在?王曰:何以知之?

  c. 帮助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何陋之有唯才是举,唯命是从,唯余马首是瞻

  d. 介词的宾语常常前置。如:夜以继日

  4、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

  A.省略主语B.省略谓语C.省略宾语D.介词宾语省略E.省略介词

  下面我们具体做几个小练习。

  在下列各句划线处填人正确答案序号

  a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c省略句被动句

  臣常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不吾知也

  大王来何操

  人马烧溺死者甚重

  杞子自郑使使告于秦

  (三).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这一能力要求的考查,高考命题过去主要着眼于对句意的理解把握,多年来一直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在一卷中考查,2002年起改为直接翻译,调到二卷中单独设题,分值由过去的3分增加到6分,考查的重点着眼于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一项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它以对实词、虚词、句式等的正确理解为前提,以对文意的整体把握为保证,而准确的语言转换是其关键。因此,翻译时一般以直译为主,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通常的翻译方法:

  留:保留一些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

  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

  换:换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

  增:将句子省略部分补上,使句子顺一些。

  删:删表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助词。

  调:把某些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中学生翻译文言文,往往因为不讲究规范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出现失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的常见错误有错译,漏译、硬译和赘译等。

  (一)、错译

  错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最常见的错误。这种错误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

  1、词义不明常出错

  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这都会导致错译实词,例如,有的同学把裴公军霸上(《鸿门宴》)这一句,译成军队,好象没错,其实,这里把字已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作驻军讲。有的同学能掌握这字词类活用的特点,把这句译成刘邦把军队驻扎在霸上,这样翻译就准确无误了。

  2、虚实混淆错难免

  虚词实词混淆,不了解或不熟悉常用虚词的用法,这是导致错译虚词的主要原因。例如,1979年上海市语文高考,有的考生就把特与婴儿戏耳,错译为特地同小孩玩耳朵。显然,译者把虚词译错了——“是副词,在此作不过讲,不能译为特地是语气词,表限止语气,可译为而已罢了,不能误坐实词,错译为耳朵;这里连用,构成固定句式……,可译为不过是……罢了。因此,特与婴儿戏耳,应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3、固定句式拎不清

  不熟悉固定句式,不善于拎出特殊句式,这是错译句式的根本原因。例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淆之战》),有位同学把这里的无乃不可乎,译成这不是不可以吗?原来,这位同学把表示测度语气的无乃……,同表示反问语气的不亦……混淆了。(《淆之战》)的这句话可以译为:军队远征劳累不堪,疲精力竭;远方的主人防备着我们,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又如,有的同学把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错译成村里有个年轻人爱多事,养着一只蟋蟀,其错译原因就在于未能把握这个句子的句式特点——定语后置句。如果把这个句子译成村里有个爱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这就扣住原文的句式特点,译对了。

  4、单数复数不区分

  单数复数不分,这是翻译人称代词的常见错误。文言文人称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区别。区别人称代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这主要靠联系上下文。例如,翻译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句,有的同学不注意联系上下,忽视人称代词的单复数选择,把这一句翻译成蔺相如坚决挽留他,把字作为单数来处理,这就错了。有的同学同样翻译这一句,能联系上下,把舍人相与谏中的相与,和臣等不肖,请辞去中的字,作为对人称代词的单复数选择的依据,断定这里的应为复数,译成他们,这就正确无误了。又如,若皆罢去,归矣(《西门豹治邺》)中的,翻译时如果注意了这后面的字,也就不会把它当作单数而翻译成了。

  (二)漏译

  漏译,这了中学生翻译文言文思维不严密的表现。漏译主要表现在省略句的增补和误用保留法、删除法等方面。

  1、省略成分不增补

  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却没有补译出来.例如,触草木,尽死” (《捕蛇者说》),这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承前省略了。如果只补出触草木的主语,而漏补尽死的主语草木,就会漏译成蛇触及草木,全死了。如果把原文的省略成分补全,那么译为蛇触及草木,草木全枯死了,这才对。

  1该译词语作保留

  原文中本该译出的词语,保留未译。例如,有同学把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这一句,译成假如我不干这捕蛇的差事,那么早就病了。这里就漏译了字。如果把这个字译出,原文后一分句译成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这样处理,译文就完整、正确了。

  2该译词语被删除

  原文中本不该删除的词语,无意中被删除。例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有同学把其中的其孰能讥之乎,译成谁还会讥笑他呢。这样翻译,就无意中把表示反问语气的字遗漏了。要落实这个字,这句就得译成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呢

  (三)硬译

  硬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缺乏灵活性的表现。硬译重要表现在对注释、特殊句式和专用名词的处理上。

  1、照搬注释不变通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因为其注释是指猪、牛、羊等,有的同学就把这一句译成猪牛羊、珠玉、丝绸……”。其实,这里的牺牲,是古时祭祀用牲的通称,翻译时不能照搬注释,应该根据原文的意思,变通一下,译成祭祀用的牛羊。有的同学把全句译成祭祀用的牛羊、珠玉、丝绸等物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这就比较妥帖了。

  2、倒装句式不意译

  有同学把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句,译成寻找一个人可以派他去回复秦国的。这样翻译,语句是否通顺暂且不谈,主要是忽视了原句定语后置的特点,未调整原句的语序就硬译。经点拨,该同学依照原句句式特点,灵活调整语序,把这句译成寻找一个可以作为使者去回复秦国的人,这样翻译就能体现原文句式特点了。

  3、特殊句式不意译

  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被译成主人下了马,客人来到了船上,联系下文举酒欲饮无管弦,这样翻译就讲不通。有的同学懂得,这里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见义,把这句译成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来到船上,这就讲得通了。

  4、专用名词不保留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有的同学机械地把译成古代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神奇的动物,写到译文中去,这就多此一举了。这里的保留不译,倒干净利落。

  (四)赘译

  赘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随意性的表现,翻译游离原文,任意发挥,译而无据。

  1、画蛇添足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有同学把这句译成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飞毛腿跑得快。这里把译成飞毛腿,就有哗众取宠之嫌。不少同学把这句译成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这样翻译很实在。

  2、无中生有

  有同学把秦人开关延故(《过秦论》),译成秦国人大摆空城计,打开关门想引诱敌军进城。这里的所谓大摆空城计等,就游离原文太远了。翻译一定要紧贴原文。有的同学把这句译成秦军打开关门迎战敌人,这就不错,译文字字有依据。

  (一).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

  这是对分析综和能力提出的第一项能力要求,它是建立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考查筛选和提取文中的信息,需要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

  这方面的考查,高考命题多年来一直采用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解答这类问题须注意,有时几个句子都与题干要求有关联,这就要仔细比较,斟酌其关系的远近,去粗取精,舍远求近。

  怎样准确地筛选提取文中的信息

  1.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所给的往往是很概括的观点(或问题),然后要求在备选项中筛选出能够对观点(或问题)起支撑作用的具体材料。

  2.分清材料类属

  所谓材料,是指备选项中所提供的内容。分清这些材料的类属,才能判断它是否能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何子平世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东将军顾凯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凯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凯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白粲:白米。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归家奉养。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组是(

  月俸得白米,辄货市麦。何心独飨白粲。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

  Α.①③⑤Β.②④⑤C.①②⑥D.③④⑥

  (解答这类问题,通常可采用排除法)本题可先找出不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句子,将有这些句子选项一概排除。句是顾凯之挽留何子平在州中任职时说的话,何子平的孝心毫不相干。句虽是何子平说的话,但这是他拒绝顾凯之劝令以母老求县的原因,它表明的是何子平的廉洁,当然也与孝心无关。这样,含有③④两句ABD三项皆被排除,答案只能是C

  (二).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解答本测试点考题,思路与方法有如下几点:

  1、总体阅读,整体把握。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基本上是人物传记。论人要论及全文,论文更要论及全文。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整体阅读才能高屋建瓴地驾御阅读材料,品质定位,才能胸中有数,才能完整。正确地分析、评价人物、事件。从整体上把握材料,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翻译、语段的理解等,我们都可以将它们还原到材料中对应之处,判断其正误。

  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我们在阅读题干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草率行事。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地、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准是选对还是选错,是理解其用法、意义还是句式。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如:1996年第18题的题干:“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若只看到刚直抗上,是无法作出正确的回答,只有把举动加进去,才能排除干扰,选出正确项。

  3、借助注释,巧解题目。

  阅读文后出示的注释,有的是为解决知识问题,有的实际上是在为考生作提示,用它来帮助理解文意。由注释,可知人物的优劣,如1993年高考对刘聪的注释;可知情节的内容,如1994年对的解释;表明作者的态度,如1991年阅读文后对叔段州吁的注释。

  4、析差异,排除干扰。

  解题时,如果我们能了解选项设置模式,仔细排除干扰,就会提高命中率。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见错型有:夸大事实,使考生在解题时被迷惑,错选答案。如1997年高考第19C项,就夸大了仁杰语言艺术的效果,从而转换了仁杰的品质。偷换概念,混淆是非。正误相杂,以假扰真

  阅读文言文,指出这则寓言故事意在说明什么(

  齐恒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恒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A. 地位在上的人喜欢穿什么衣服,下面的人就喜欢穿什么衣服,有地位的人往往领导服装新潮流

  B. 在上者的一言一行都对下面的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上者应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

  C. 在上者一言一行都对下面的人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上者一定要注意衣着朴素,保持良好的风度仪表

  D. 地位在上的人喜欢什么,下面的人就仿效什么,在上者讨厌什么,下面的人就讨厌什么。批判了那些讨好媚上的人

  (三).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

  怎样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文中筛选法:

  a. 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桩事件的,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还是一个物、一件事、一个文段,还是涉及全文。b.将选项列出的观点态度与文中筛选出的相应的观点态度加以比较,如果题干要求选正确项,则选两者吻合的;如果选错误项,则选两者不相符合的。

  2)概括评价法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通过人物、事件、事理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出来的,因而在阅读时,就要从人物的言行、某一事件的叙述、某一事理的说明中,在领悟、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拿这种评价与选项中的评价比较辨析,从而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3)抓住题眼法

  这里说的题眼指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解答须审读题,明确要求,抓住题眼,综合归类,找出答案。

  4)排除干扰法

  考题中设置的干扰一般有:a.夸大事实,导致谬误;b.偷换概念,混淆是非;c.正误夹杂,真真假假。

  解答时,抓住原文内容分析,辨明题干要求,了解干扰形式,就能达到解答目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於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佚之狐言於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秦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如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子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其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⑥

  [秦晋联军压境,烛之武只有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突出晋国对秦构成的潜在威胁,进行分化,评析舍郑对秦有利,灭郑对秦不利的道理,才能使秦军退兵,据此可排除含有③⑤⑥句的ABD项,①②④句的分析是正确的。]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