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人生出智慧。智慧源于生活,一个人处在世上,总要与人交往,与自然相拥;总要面对困难,直面挫折;总要寻找方法,总要解决问题……这些事,自然会激发出生命的哲学、处世的智慧。 聪明人不一定有智慧,但智慧的人一定聪明。湖南卷的“树”,算不上条件优越者。想旅行,没有翅膀,不能像鸟那样飞;没有腿,不能像兽那样走。但“树”实在是智者,“没有翅膀”“没有腿”难不了它,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可行的办法,这就是“结果实”;“飞禽”“走兽”断然拒绝,也灭不了理想之光,分享果实,自己就可去世界各地游行。“树”之智,在于有意义的活,在于转换思维,创造条件,善假于物。作为人,是万物之灵长,显然要超过“树”,会拥有更多的智慧。 下面这篇优秀作文,就是对树智慧的解析,更是对智慧人生的思考。 智者若树 春花的智慧在于燃尽生命的怒放,于是有了草长莺飞,最美人间四月天。夏蝉的智慧在于蛰伏地底十七年,于是有了一朝破土,一鸣惊人。凤凰的智慧在于烈火的淬炼,于是有了脱胎换骨,涅槃重生……而树的智慧,却远不止如此。智者,若“树”。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崇高的理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树的智慧在于志存高远。正如高晓松所说:人生不应当只有苟且于当下,还应有诗和远方。只有心存着“远方”,我们才能勇往直前,不至于像失了罗盘的水手。有了目标与方向,我们才能更好地到达终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下了这样志向的周恩来未曾彷徨,引领着中国走向富强。“如果再让我做一次选择,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邓稼先坚定的志向使他在核领域一往无前……智慧的大树向着远方,于是它有了目标和动力。智者若树,志存高远。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先“舍”而后“得”,树的智慧在于舍得。如果大树吝啬自己甜美的果实,不肯分给鸟兽,那么它永远不能到达远方去看这世界。就像壁虎,如果在危急关头它不舍得自己的尾巴,便无法得到自由与新生。而沙砾,因为懂得放弃自己的棱角、舍弃暂时的光明,才得以于蚌壳中蜕变为珍珠。智慧的大树懂得舍弃,于是它的种子随飞禽、走兽们来到了世界各地。智者若树,懂得舍弃。 “呼山不来,我去就山”,树的智慧在于变通。然而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许多人不知变通,只知愚蠢地一条胡同走到底。就像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变优秀,不顾孩子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要求他们考好分数、读好大学。于是易中天先生批评道:龙,怪兽也;器,器材也;材,木材也。现在的家长让孩子成为怪兽、器材、木材,就是不成人。这么说也许过于绝对,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把“好分数好大学”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确实有些病态了。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成为你自己,因为别的都有人做了。我们不必将自己禁锢在一条模仿他人的路上,而应绽放自己的芬芳,成为最好的自己。智慧的树虽然没有翅膀飞翔,没有脚奔跑,但它知道变通,同样到达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智者若树,知道变通。 就连三毛也曾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张扬。”树的智慧可让我们仔细品,然后便有思维的礼花在脑海中绽放。 这篇作文,文章一开篇,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智慧的天地:春花的智慧在于燃尽生命的怒放,夏蝉的智慧在于蛰伏地底十七年,凤凰的智慧在于烈火的淬炼,而树的智慧,却远不止如此。 由此,考生强调,智者,若“树”。 树有哪些智慧呢?一是在于志存高远,二是在于舍得,三是在于变通。这些智慧,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哪样可以或缺呢? 考生在文尾借三毛的话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张扬。”这是树另外的智慧。 2015年湖南卷高考作文,是让我们审读“树”,更是让我们从“树”身上悟人生的智慧。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