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文综试题>>文综单元测试试题

1.0《文化与社会》试题(新人教必修3)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文综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lwldp

更新时间2006-10-14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文化与社会 知识盘点 一、体味文化 1.文化“万花筒” (1)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文化现象________;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文化现象________。 (2)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________。 2.文化是什么 (1)我们讲的“文化”,是相对于________、________而言的人类全部________及其________。其中,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________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     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________的产物。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________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________,接受________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________,精神产品离不开________。 3.文化的力量 (1)文化是一种________。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________;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________。 (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________,能够在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________,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________,政治是经济的________,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________。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________,又________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________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________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________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________的重要标志。 (2)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________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________,优先发展________和________,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________和强大的________。 考点演练 一、单项选择 1.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文化”是指________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B.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有位教授曾用过三首诗词来形容三大江的文化特色,如黄河文化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长江文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珠江文化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共此时”三字就很能体现广东文化的包容性与共时性。它很注重当下,关心此岸,有一种水性特质,水性润下,代表智慧,顺则有容,逆则有声。上述材料表明________ A.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      B.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文化与政治、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D.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事物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出现,各种新的思想逐渐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事实表明________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③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十六大报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为人民奉献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作品。”这表明________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 5.2005年11月举行的国际旅游文化节广东名牌升华到中国名牌提供了舞台,带来了市场。旅行社为了推广旅游文化资源,全新发掘、推出了数十条独具岭南特色的南粤文化游线路,如“陈家祠·民间艺术游”、 “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游”、“梅县风情·客家文化游”等。这些线路一亮相,就受到国际买家的热烈追捧。这体现了________ A.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生态文化 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C.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D.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漫长角逐,让人牵肠挂肚、魂牵梦萦的北京奥运会形象大使,在2005年11月12日晚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奥运会吉祥物发布暨倒计时1000天活动上公之于众。回答6-7题。      6.五个奥运小精灵,承载着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诞生于世。他们组成了一个欢快幸福的小团队,把激情与欢乐、健康与智慧、好运与繁荣带往世界各地,这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C.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D.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 7. 随着 “2008北京奥运吉祥物”的发布,对礼品企业而言,之后的日子也将会“幸福”得难以“入睡”。因为礼品界人士表示,奥运礼品市场至少有40亿元商机,这在全国礼品行业已成共识。上述材料说明________ A.经济是基础             B.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C.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D.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8.文化产业通过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成为新兴企业乃至企业集团的主打产品和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这表明________ A.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生产方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决定经济发展        D.发展文化产业是所有企业的主要方向 9.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的竞争。我国必须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因为 ________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的力量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C.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经济政治的发展 D.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10.河源市划定2.26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河源恐龙遗址公园”的建设用地,对保护范围内的区域实施自然保护,决不开发,对已暴露于地面的恐龙化石与遗迹,施行严格的、专业的保护,为人们研究恐龙提供重要基地。上述材料表明________ A.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是纯粹“自然”的东西 11.只有解放和发展“新的革命的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所有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正平等,才能使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和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的机会。这一论述表明________ A.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集合体       B.个人与社会是相互决定的 C.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12.目前,选择以观看演出的方式来丰富业余及假日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文化消费在人们整体消费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正成为扩大内需的新亮点。这一现象 A.不利于人们生存资料消费水平的提高 B.表明我国社会已经从整体上实现了现代化 C.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     D.表明文化与经济互为前提和基础 “台湾同胞抗日斗争展览”于10月24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整个展览面积约700平方米,展览包括160余幅历史图片、28件珍贵文物实物、相关光盘和书籍,以及4幅反映两岸共同抗日、生死与共的重要油画。图片分为九州同悲、抗倭守土、长歌当剑、挥戈复疆、举国欢庆等五个部分。为人们了解台湾同胞抗日战争的丰功伟绩提供了宝贵资料。回答13-14题 13.这些有图片、文物、光盘和书籍等为人们了解台湾同胞抗日战争的丰功伟绩提供了宝贵资料。这表明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成果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14.国家举办这次展览是为了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这体现了 A.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B.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二、不定项选择 15.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________ A.东晋顾恺创作的《庐山图》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克隆技术             D.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16.有人认为:“只要经济建设搞上去了,人们的文化水平、精神修养就一定会提高;经济建设没有搞上去,文化建设就一定搞不好。”这一观点错误在于________ A.没有看到文化有其相对独立性 B.简单地把文化看作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C.否定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D.没有看到文化的经济的决定作用 17.2005年11月9日,新华社9日受权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我国之所以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因为________ A.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决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D.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18.“随着商业的兴盛,封建体制的衰落,新大陆的发现,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精神领域才真正开始了回归古希腊罗马文艺的运动。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陷落,进一步推动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思想运动。”这一论述表明________ A.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 B.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 C.文化对社会具有决定作用 D.文化有古今和地域之别,没有优劣之分 29.上题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________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C.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  D.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近年来广东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据此回答22-23题。 20.建设文化大省必须提高居民素质。下列关于居民素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其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B.它也可以是天生的 C.可以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中形成     D.在其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最重要 21.建设文化大省必须繁荣先进文化。繁荣先进文化________ A.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B.必须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 C.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D.有利于推进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22.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会于2005年12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同志希望全国广大电影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注重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灵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努力创作出更多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上述材料表明________ A.电影工作者是文化的创造者        B.文化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23.胡锦涛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一场人才竞争。科技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竞争。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是提高我国科技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中央强调要加大力度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主要是因为________ A.知识和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B.综合国力的较量就是人才的较量 C.我国人才资源缺乏,人才流失严重 D.人才资料是第一资源 目前网上只提供第一期各学科的部分内容,详细请关注2007广东高考“文科基础”同步学案与模拟试卷二合一系列编辑说明      2007广东高考“文科基础”同步学案与模拟试卷二合一系列 出版计划:   每期二十四个版,5期共120个版出版完成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的全部内容,每期安排模拟测试卷一套。 报纸编写体例:   按照广东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要求,以填空的形式进行知识盘点。精编习题,立足于考查本单元基本知识,并突出重点、难点、热点、要点,题型全部为选择题 模拟试卷编写体例:   文科基础卷各学科知识分布比例如下:政治、历史、地理各约占23.3%,三部份合计70%;物理、化学、生物各约占10%,三部分合计30%。 参考答案 知识盘点: 一、 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 文化环境 经济 政治 精神活动 产品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自然科学 技术 语言 文字 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 社会实践 社会生活 文化活动 知识文化教育 物质活动 物质载体 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 文化活动 精神力量 物质力量 二、 基础 集中表现 反映 决定 反作用 促进 阻碍 综合国力 文化建设 先进文化 民族精神 教育 科技 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 考点演练: 一、单项选择 1-5.C、A、B、B、C 6-10.D、D、B、A、A 11-14.C、C、A、D 二、不定项选择 15.ACD  16.AB 17.AD 18.A 19.AB  20.AC 21.ABCD 22.CD 23.AD

查看更多成套相关资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