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卷中心>>语文试卷>>语文其它

安庆市第一次月考试题(06-07)

资料类别试卷

其它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anxianfudeng

更新时间2006-10-20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安庆市第一次月考试题(06-07)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和第Ⅱ卷(共108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铿锵(kēnɡ)哺育(pū)负隅顽抗(yú) B.阐明(chǎn)忏悔(chàn)有恃无恐(shì) C.眼睑(liǎn)攻讦(jié)管窥蠡测(lǐ) D.沮丧(jǔ)菜畦(qí)一蹴而就(jiù) 解析:“哺育”一词中的“哺”应读为“bǔ”,“眼睑”一词中的“睑”应读为“jiǎn”,“一蹴而就”一词中的“蹴”应读为“cù”。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烟霭循私舞弊棘手吃一堑长一智 B.浮屠见风使舵沧桑天涯何处无芳草 C.幅员既往不咎迁徙解铃还需系铃人 D.秘诀一枕黄粱赌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解析:A答案:循——徇;C答案:需——须;D答案:搏——博。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人要善于把握自我,一个人到世界上去奋斗,去追求,也许_________,也许败归。 (2)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之重是有目共睹的,大家对这一点颇有_________。 (3)一个樵夫_________发现伯夷和叔齐都缩作一团,死在山背后的石洞里。 A.凯旋微辞偶然 B.胜利微辞偶尔 C.胜利微言偶然 D.凯旋微言偶尔 解析:(1)“凯旋”与“败归”相对,比“胜利”更恰当。(2)“微辞”是“隐晦的批评”,“微言”是“精微的语言”。(3)“偶然”着眼于意外,出乎意料之外;“偶尔”着眼于次数少,间或,有时候。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首要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尽快地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B.也许是对故土的深情吧,住在这里的老百姓大都安土重迁,不愿意搬到别处去。 C.这个厂管理不善,长期亏损,终于倒闭,树倒猢狲散,厂里的几百个工人也就各奔东西,自谋生路了。 D.我天天批阅语文作业,纠正错别字,修改病句,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咬文嚼字的习惯。 解析:A答案:“当务之急”与前面的“首要”重复;C答案:“树倒猢狲散”含贬义;D答案:“长此以往”应换成“久而久之”。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形势波谲云诡,继续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已经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B.这个小小的公司,真可谓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欺下瞒小,窝藏了大量的坏人 坏事。 C.她相濡以沫的丈夫徐某不幸因病去世,一个人孤苦伶仃,于是就被徐的侄儿收养。 D.在医学研究中,从来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特别强烈的阳光照射是导致皮肤癌的主要 原因。 解析:A答案:“继续”前面应加“能否”;B答案:“窝藏”与“坏事”不能搭配;C答案:“收养”换成“赡养”。 答案:D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人的一生,能够留一句话就是很大的贡献。如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等等。 B.阿米绪人还是绝对的和平主义者,他们反对任何一种战争——不论其交战国是谁?也不论战争的起因如何? C.爱因斯坦认为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始终应当放在首位”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二是“激发想象力,使儿童有神圣的好奇心”。 D.东家说:“我家地里杏树上有一窝斑斑,(斑斑,方言,即斑鸠)你看那树上斑斑乱飞,怕是有孩子在摘杏儿呢。” 解析:A答案:省略号与“等等”不能并用,二者去一;B答案:两个问号应分别改为逗号、句号;D答案:此句括号属句中括号,应将括号前的逗号移到后括号之后。 答案:C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航天员来说,是上天不容易,落地更难。飞船的回收,是事关整个飞行成败的最后一个环节。回收着陆系统由结构、降落伞、着陆缓冲、程序控制、火工装置、伞舱排水和标位等7个子系统组成。主要任务是:利用降落伞稳定再入大气层的返回舱的运动姿态、降低其下降速度,最后通过着陆缓冲等手段保证航天员软着陆;为返回舱提供闪光和海水染色两种标位手段,研制防止海水侵入主伞舱的装置。 808所的葛玉君推算出一个数据:如果没有着陆缓冲系统,光靠降落伞把返回仓减速到2米/秒的速度,伞的面积必须达到14600平方米。这样大的降落伞,即使整个返回舱也装不下。 伞系统工作时,先打开引导伞,引导伞使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180米/秒减至80米/秒,然后由引导伞拉出减速伞,再由减速伞带出主伞。主伞先开一个小口,慢慢地全部撑开,这时返回舱的下降速度逐渐由80米/秒减到15米/秒。但是,即使是这样,航天员落地也会被墩个半死,怎么办?在返回舱底部安装一个高度探测仪,当飞船距地面一定高度时,探测仪发出信号,指挥飞船上的缓冲发动机点火,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把飞船落地的速度减到1~2米/秒。 高度探测仪具有精确测量的功能,它的抗干扰能力强,不论是雨天还是雾天,都能根据向地面辐射的粒子数准确测量距地面的高度。但高度探测仪也十分复杂。刚在返回舱上应用时,第一批试验下来,葛玉君和队员们全都傻眼了:不仅精度满足不了要求,而且测量趋势还不对。理论上,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高度探测仪工作时点火高度也应该越高;反之亦然。可是高度探测仪实际工作情况却相反。 这样的试验一连做了几个月。从夏天到秋天,葛玉君等4人一直住在朱庄试验地。静态试验、动态试验比对着做,可是这两种情况下高度探测仪测出的数据就是不一致。原因何在?一个接一个的试验,困扰他们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走投无路的葛玉君只好请来专家当外援。专家往试验场一站,几次对比试验下来,便提出疑问:是不是动态试验接头处的一麻袋棉花在作怪?对呀,怎么就没想到是它呢?原来,做动态试验时,怕接头掉下来砸到下面的返回舱大底,所以特意放了一袋棉花用来减震。而静态试验是没有棉花的。棉花的反射性特别强,所以影响了测量的精度。大家通过反反复复的试验,高度探测仪的脾气算是摸准了。 7.对“高度探测仪”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能根据向地面辐射的粒子数准确测量飞船距地面的高度。 B.能发出信号,指挥飞船上的缓冲发动机点火。 C.能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把飞船落地速度减到1~2米/秒。 D.安装在返回舱底部,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准确测量功能。 解析: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是“缓冲发动机”。 答案:C 8.对文中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高度探测仪工作时点火,给飞船向上抬的力越大。 B.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小,高度探测仪指挥点火时距离地面的高度就越低。 C.在第一批试验中,高度探测仪实际工作情况是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小,而点火的高度越低,反之亦然。 D.在第一批试验中,高度探测仪实际工作情况是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而点火的高度降低,反之亦然。 解析:A项说“给飞船向上抬的力越大”不对,B项说的是理论,并非试验结果,C项讲反了。 答案:D 9.下列不属于葛玉君等人试验内容的一项是 A.返回舱下降速度不同,高度探测仪工作时点火的高度不同。 B.在静态与动态两种情况下,高度探测仪测出数据的对比。 C.在不同季节条件下,高度探测仪的测量精度。 D.在有减震棉花与无减震棉花的不同条件下,高度探测仪的测量精度。 解析:试验“从夏天到秋天”是因为测出的数据不一致,并非试验的内容。 答案:C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是飞船发射成功的最终标志,我国科学家成功地解决了返回技术的难题。 B.保证航天员安全无恙地软着陆的飞船落地速度是1~2米/秒。 C.在目前条件下,降落伞将返回舱减速必须逐步进行,在将来可能做到一步到位。 D.飞船回收着陆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气动力减速技术、控制技术、火工技术等领域。 解析:减速一步到位则宇航员不能承受。 答案:C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何逊字仲言,东海剡人也。曾祖承天,宋御史中丞。祖翼,员外郎。父询,齐太尉中兵参军。 逊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好。自是一文一咏,云辄嗟赏,谓所亲曰:“顷观文人,质则过儒,丽则伤俗;其能含清浊,中今古,见之何生矣。”沈约亦爱其文,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其为名流所称如此。 天监中,起家奉朝请,迁中卫建安王水曹行参军,兼记室。王爱文学之士,日与游宴,及迁江州,逊犹掌书记。还为安西安成王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母忧去职,服阕,除仁威庐陵王记室,复随府江州,未几卒。东海王僧孺集其文为八卷。 初,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世谓之“何刘”,世祖著论论之云:“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脁、何逊。” 时有会稽虞骞,工为五言诗,名与逊相埒,官至王国侍郎。其后又有会稽孔翁归、济阳江避,并为南平王大司马府记室。翁归亦工为诗,避博学有思理,更注《论语》《孝经》。二人并有文集。 (《梁书•卷四十九》)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父询,齐太尉中兵参军 B.逊八岁能赋诗 C.其为名流所称如此 D.避博学有思理 解析:参军:官名/当兵;赋诗:写诗;名流:社会上有名望的人物;博学:广博的 学识。 答案:A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解析:A项中的“其”均为代词,指“他”。B项中的“则”均为转折连词,“却”的意思。C项中的“于”前一个为“被”的意思,后一个为“到、向”的意思。D项中的“而”均为“并且”的意思,是连词。 答案:C 13.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何逊文学才华的一项是 ①逊八岁能赋诗 ②二人并有文集 ③东海王僧孺集其文为八卷 ④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世谓之“何刘”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④ 解析:句②中的“二人”是指“孔翁归和江避”,句③是说他的文集被王僧孺收集的 情况。 答案:D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何逊是东海郡剡县人,曾祖父何承天曾在南朝宋任御使中丞,祖父何翼官至员外郎,父亲何询官至北齐太尉中兵参军。 B.与何逊同时代的名人沈约、范云都非常佩服何逊。范云与他结为忘年交;沈约说,每读何逊的诗文,即使一天反复读三遍,还是余兴未尽,趣味无穷。 C.建安王特别喜欢有文学才华的人,他和何逊成为至交,后来,他调任江州刺史,还让何逊掌管书记之事,参与军事,并兼尚书水部郎等官职。 D.与何逊大致同时代的文学名人还有刘孝绰、沈约、谢脁、虞骞、孔翁归、江避等人。 解析:“参与军事,并兼尚书水部郎”之事不是在建安王时,中间他又“还安西安成王参军事”。 答案:C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顷观文人,质则过儒,丽则伤俗;其能含清浊,中今古,见之何生矣。 (2)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 答案:(1)最近看了文人写的东西,有的太过于老实显得书生气十足,有的又太浮躁显得太过于俗气,而那些能够激浊扬清合乎古今的文章,只有何生了。 (2)我每天读你的诗,一天三遍,仍放不下。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幽居初夏 陆 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1)第三、四句为什么要写“下鹭”“鸣蛙”? (2)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以“下鹭”和“蛙鸣”来衬托“幽静”。 (2)叹息老朋友竟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享山水之乐;作者叹志士空老,顿生寂寞惆怅之情。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越王勾践破吴归,____________。宫女如花满春殿,____________。 (李白《越中览古》) (2)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3)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答案:(1)战士还家尽锦衣 只今惟有鹧鸪飞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3)非兵不利 战不善 五、(18分) 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雨中的紫荆关 水 荻 想紫荆关,想了很久很久。 那个落英缤纷的日子,车轮伴着不期而至的春雨送我到紫荆关。长城众多关隘,我选择了紫荆关,选择了宁静和恢宏,古老与淳厚,选择了辽远天际下一缕挥不去的静静情思。 雨雾里,下车前行,满眼黄土地黑石头的冀北,一如睡狮。 攀着紫荆岭黑石头的山路向上走,山风怡人,树木葱郁。丝一样的雨帘里,一座古老的小村庄依山而卧,尽展朦胧恬静之美。我问路边一个脸色黝黑眼睛很亮的男孩:“知道紫荆关吗?”他用手一指:“那就是。” 我急步奔跑。刹时间,我看到一副苍老却精神矍铄的面庞,不朽的身躯。我兴奋。人迹罕至,留给紫荆关一份固有的宁静。辽如天界,令紫荆关气势宏大。长天里,高峻巍峨的城墙兀自挺立,硕大的墙砖叠印着历史的絮语。一望无际的绵延山岭,填满寂静空旷的情怀。高远里,只有我与古老城墙的对话在山谷中回荡。“你姓什么?”“中国。”“你叫什么?”“中国人。”“你为何而来?”“寻根。寻一种精神。” 梦一样的紫荆关,在母亲宽阔的脊梁上,历经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仍一身傲骨,几世威名。 雨中的紫荆关多了一分空蒙灵秀之美。我久久地立于城墙下,深情地抚着一段段伤痕累累的城墙。我分明触到了历史的沧桑,摸到了荡气回肠的画面——“风萧萧兮易水寒”。我似乎看到壮士荆轲大步出关,似乎听到无数抗日志士冲出关去的呐喊,我动情了。我摸到了身心从未有过的感觉:强大。自尊。高贵。 强大,给中国人以公平。 自尊,给中国人以志气。 高贵,给中国人以正义。 我们需要落叶和鲜花,和平与安宁,我们更需要不屈的民族意志,不死的民族精神。我看到天际之下,一股博大淳厚的民族之魂在这里弥散。 我忽然想起一首歌,很美的词:“走过了四季如风,走过了岁月匆匆,寻到梦的家园,不再沉寂的中国……” 紫荆关停下脚步,停下时间。细雨里,古老的紫荆关,复苏了我的生命。我的心醉了,随着那雨丝轻快地飘荡,飞翔。 站在雄伟秀丽的紫荆关上,遥望远方逶迤的山脉。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你我恋守的家园。我的根在这里,生死相依的精神在这里。 随轻飘飘的雨下山,我陡然间开始讨厌我自认为清高的一点点文人雅士的淡淡伤感,开始崇尚一种磅礴之美。旷达的紫荆关令人心也旷达。 紫荆关,雨中的紫荆关,我清晰地听到你独对长天震惊世界的雄壮吼声。 18.文章开头说“想紫荆关,想了很久很久”,联系全文内容看,作者为什么这样“想紫荆关”?(6分) 答案:①紫荆关雄伟壮美;②紫荆关经历历史沧桑;③它是不屈的民族意志、不死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19.第五自然段中说“硕大的墙砖叠印着历史的絮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分) 答案:叠砌的墙砖体现了古老而悠久的历史。 20.第十二自然段中作者引了一首歌词,引用这首歌词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案:借助它点明文章主旨,抒发热爱祖国和看到了祖国振兴和希望的欣喜之情。 2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写雨中的紫荆关,不仅多了一分空蒙灵秀之美,而且春雨滋润、雨丝轻飘,为抒情营造了很好的意境。 B.作者选择寻访紫荆关,是因为这里人迹罕至,有一分固有的宁静,可以抒发思情。 C.写荆轲出关、抗日志士冲出关去的呐喊,如见其人,似闻其声,含蕴着对民族之魂的礼赞。 D.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借写紫荆关表达作者热爱祖国山河和赞美祖国壮丽景色的 感情。 E.作者用了拟人手法把紫荆关写得有人格、有生气,很好地表达了向往、敬爱之意。 解析:B项说“可以抒发思情”不对,D项没说出文章的主旨来,主旨应该是指祖国的振兴和希望。 答案:BD 六、(12分,每小题4分) 2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人们要研究这些现象,总是先从研究简单的开始,进而研究复杂的。 ②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和兴趣在于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 ③从简单走向复杂的研究方法是合理的研究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④概念的形成、问题的解决以及语言等都是人类的复杂行为。 ⑤过去,巴甫洛夫和华生就是以反射为基础来研究复杂行为的。 ⑥认知心理学是以远比条件反射复杂得多的方法去研究人类行为的。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④①⑤③⑥(②是提出概念,④接着说这个概念是什么,①中的“这个现象”即指④。) 23.将下面一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 [湖南日报5月27日讯] 今日又有一种新型客机在长沙升空。自此从长沙乘坐南航班机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旅客,就可以坐上由南航公司引进的首架波音737~800型客机,开始更加舒适的空中之旅了。据南航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张和平介绍,南航公司斥资13亿元引进的波音737~800型客机,是波音公司737飞机系列中最优良的机型。据悉,另外两架客机年内到货后,也将投入湖南分公司运营。 答案:南航公司斥巨资(或斥资13亿元)引进的首架波音737~800型客机今日(5月27日)在长沙升空。 24.在下列(1)(2)题中任选一题对出下联。 (1)①上联:春明花似锦下联:____________ ②上联:千年逢盛世下联:____________ (2)上联:有关家国书常读 下联: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①秋高草如金(或对“岁丰人逢辰”) ②百业迎新春 (2)无益身心事莫为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然而,生活当中,又有许许多多是应该忘记的,诸如哀伤、遗憾、失败甚至荣誉。因为沉醉于过去的辉煌,今天就构建不了更大的辉煌;沉湎于过去的失意,今天就迈不开前行的步伐;一味眷恋过去,势必阻碍我们事业的成功。 请以“忘掉过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答案:略(提示:在“忘掉过去”这个话题中,可以在“过去”二字上做文章,“过去”是成绩还是失败?是痛苦还是欢乐?是该忘还是不该忘?这里面都有文章可做。)

查看更多成套相关资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