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1、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有 ①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促使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③客观上有利于手工纺织业的发展 ④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条款中,最能反映两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侵华根本目的的是
A.割占领土 B.获取赔款
C.鸦片贸易合法化 D.开放通商口岸
3、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民族危机的出现 B.林则徐提倡经世致用
C.清朝统治危机加深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
A.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B.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C.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D.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俄与德国签订了
A.《朴茨茅斯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不列斯特和约》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6、一战时的盟友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其矛盾焦点在于
A.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B.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C.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政策之争 D.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
7、1919年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A.美国提出的“十四点原则” B.如何处置战败国的问题
C.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的谈判 D.签订限制各国军备的协定
8、《九国公约》中的下列规定是最能反映华盛顿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的一项是
A.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已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D.使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9、导致凡尔赛和约在20年代彻底崩溃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B.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C.凡尔赛体系下复杂尖锐的矛盾斗争 D.凡尔赛体系掠夺战败国的非正义性
10、在德国、日本法西斯的历史渊源中,相似点是 ①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②军部控制内阁大权③崇尚军国主义传统 ④信奉专制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11、西班牙内战演变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因为
A.发动叛乱的反动军官佛朗哥是法西斯分子
B.英发纵容法西斯侵略
C.德意法西斯直接派兵进行公开的武装干涉
D.德意法西斯全力援助西班牙叛军
12、1940年5月13日,邱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讲道:“我们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你们问我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这里所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
A.绥靖政策 B.抵抗政策 C.中立政策 D.冷战政策
13、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A.都受绥靖政策的影响 B.法西斯军队实行突袭
C.直接决定了法西斯同盟失败的命运 D.使世界人民受到极大鼓舞
14、“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共同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说明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
B.英美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C.中、英、美三国是对日本作战的最主要国家,需要互相支持
D.英美为了维护中国领土完整而对日作战
15、二战中,明确规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台湾必须归还的国际文献是
A.《联合国宪章》 B.《巴黎和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16、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与19世纪晚期相比,最明显的不同点是
A.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 B.借助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
C.通过对外掠夺获得资本 D.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7、1947年印巴分治,给印巴人民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突出的是
A.印巴长期受英国控制 B.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矛盾更尖锐
C.经济文化发展长期落后 D.印巴国内分裂主义严重
18、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逆流是
A.二月逆流 B.新纳粹分子再度活跃
C.波兹南事件 D.麦卡锡主义盛行
19、1965年美国总统在经济报告中宣布:“一个不受衰退威胁的繁荣时期,使我们能够防止经济活动下降的计划时期到来了,我们相信衰退是可以避免的……国家的措施基本上能够在衰退开始之前予以防止。”下列哪一事实戳穿了他的谎言
A.欧洲共同体成立 B.欧佩克集团提高石油价格
C.1973年经济危机发生 D.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20、20世纪80年代,美国扭转经济颓势的主要措施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加大对殖民地的掠夺
C.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 D.增强国家对企业的干预
21、新加坡经济腾飞给亚洲发展中国家最根本的启示是
A.选择先进的社会制度 B.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C.稳定社会秩序 D.大力发展出口业
22、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美、日、中、俄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相互关系是
A.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B.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C.联合斗争、利益一致 D.平等互利、力量均衡
23、当代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的根本原因是
A.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B.生产力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加强
C.各国经济依赖程度加强 D.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
2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①是由于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 ②是由于二战中各国对高科技需求的结果 ③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④是“冷战”的需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5、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其最突出的表现是
A.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普遍发展
C.政府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
D.新兴工业区按人才交通环境等条件建设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共计37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在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材料二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①苏联的工业化从何时开始?(1分)
②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来看,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存在着哪些严重问题?(6分)
③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为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1年7月,尼克松认为世界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1/3时间里,这五种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
材料三 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尼克松与戴高乐的谈话
材料四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2年,二十年间,中美处于敌对状态。在你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态。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我知道你是反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邓小平1989年见尼克松时的谈话
请回答:①据材料,指出美国急于改善中美关系的三个原因。(6分)
②结合所学,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自身的战略利益”是什么?(2分)据此美国在亚洲采取了哪些重大政策?(4分)
③材料四中邓小平说“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是基于什么考虑?(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信技术、核武器、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于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材料三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1970年1992年
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
——《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材料四 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使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请回答: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材料四的观点。(8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1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5分,共计38分。
29、1918年初,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但两者实施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请回答:上述“原则”、“计划”的共同目的是什么?(3分)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又是什么?(8分)
30、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进坟墓里,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丘吉尔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4分)20世纪上半期英国与德国、俄国(苏联)之间的哪些交往体现了丘吉尔这一思想。(8分)
31、除旧布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20世纪,面对社会的动荡或剧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如20年代初的俄国,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几个时期在俄、美、中三个国家各自进行了什么改革?(3分)
②俄、美当时面临的“社会动荡”的具体表现是什么?(4分)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渡过危机?(4分)
③“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改革和俄、美的改革有何共同点?(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苏苑中学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29202122232425
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
三、问答题
苏苑中学2004-2005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CDABCCBDBBCBB
题号141516171829202122232425
答案CCDBDCCBABCA
二、材料解析题
26.①1925年。(1分)
②存在的问题: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忽视轻工业的发展;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6分)
评分说明:以上只需答出其中三点,每点2分,该部分不超过6分。
③必须注重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农、轻、重的协调发展;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尊重经济规律。(4分)
评分说明:只要有含义或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每点2分,该部分不超过4分。
27.①中国已成为五大实力中心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2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失败。(2分)利用同中国的和解加强同苏联争夺的优势。(2分)
②苏美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2分)从越南撤军,(2分)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2分)
③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美国也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
评分说明:只要有含义或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每点2分,本题不超过14分。
28.反映问题:70年代至90年代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2分)贫富分化日趋严重。(2分)
评价: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全球性技术,占据主导地位,(2分)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2分)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2分)
评分说明:只要有含义或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
三、问答题
29.共同目的:利用经济优势控制欧洲,(1分)建立世界霸权。(2分)
原因:一站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但军事实力还不足以控制西欧;英法为维护传统利益,反对美国称霸世界。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英法等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为争取美援恢复发展经济,反对社会主义苏联,西欧国家在内政外交上推行依赖于美国的政策。(8分)
评分说明:以上只需答出其中四点,每点2分,该部分不超过8分。
30.原因:英国受到德国法西斯的进攻,英德矛盾尖锐,这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2分)仇视共产主义,仇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同样无法调和。(2分)
对德:一战前,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一战中,英国是与德国作战的主要国家之一;巴黎和会上,英国参与处置德国,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在1932年世界裁军大会上,英国积极对德作战,直至德国无条件投降;二战后,英国参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对俄:十月革命发生后,英国积极主张并参与对苏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干涉;从30年代到不列颠之战前,英国推行绥靖政策,企图推动法西斯势力进攻苏联;二战中,发表《大西洋宪章》,联苏反德;二战后,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进行反苏宣传。(8分)
评分说明:以上史实只需各答出其中两点,每点2分,该部分不超过8分。
31.①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实施罗斯福新政;中:实行改革开放。(3分)
②动荡:俄: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使经济濒于崩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的形势。(2分)美: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破坏巨大;经济危机加深了社会危机;胡佛政府反危机软弱无力。(2分)
措施:俄国通过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2分)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达到缓解经济危机的目的。(2分)
③共同点:在坚持社会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2分)
影响:出现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全面发展。(2分)
评分说明:只要有含义或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