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⒈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严格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B.这一规定的意图是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
C.西周的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明显不平衡
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对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的形象描述。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制②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私有制③井田制是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④随着井田制的结束分封制也消失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诗歌》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多篇。孔子在编订《诗经》时,为何没有将韩国的诗歌收选进去()
A.韩国与鲁国当时是敌对的国家B.当时诸侯国中还没有韩国
C.孔子周游至韩,没有受到礼遇D.韩国文化落后,无诗可选
4.在古代历史上,对于西南地区影响深远的开发开始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晋南朝时期
5.战国时,有一位哲学家说天不因人怕冷就取消了冬季,地不因人厌恶就缩小了面积。这位哲学家属于()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6.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7.下列秦朝的政策、措施对于巩固国家统一有积极作用的是()
①郡县制度②颁布秦律③实行土地私有制④修驰道⑤书同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