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⒈在大革命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的两次失败是什么?试分析两次失败的主观原因及之后中共挽救革命的措施,由此说明了什么?
导悟:失败的主观原因主要从中共自身不成熟的角度加以分析;纠正错误的措施要联系两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作答。
答案:⑴两次失败:1927年大革命失败;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⑵主观原因:①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②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全面推行。第五次反“围剿”中,“左”倾错误领导人先是推行冒险主义,后又实行消极防守。
⑶纠正:①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召开,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从思想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发动武装起义;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②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⑷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正逐步走向成熟,完全有能力解决党内问题,纠正错误,不断开创革命新局面。
⒉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是怎样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的?试结合近代中国特殊的国情说明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这条道路。
导悟:第一问要注意叙述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体现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论原理;第二问要注意联系中国农村的特殊性。
答案: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并把部队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⑵毛泽东及时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从实践上和理论上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正确道路。
原因:⑴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既不平衡,广大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农民占人口大多数,并深受地主剥削压迫,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⑵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勾结帝国主义,用反革命暴力残酷统治人民。因此,中国革命的中心必须转移到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