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1、(2006年全国Ⅰ卷)(32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 变化“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会宁(黑龙江阿城)及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矣,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9分) 变化:从分散走向整合。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②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