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一.知识讲解
高考对“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的考查重点有以下几类:
1.同音字
这里有两种情况:
(1)由于误记而误写,造成词语意思的变化。例如:把“反映”写成“反应”或相反,把“学力”写成“学历”或相反……
(2)由于误记而造出生造词语。例如:把“仗义执言”写成“仗义直言”,把“甜言蜜语”写成“甜言密语”等等。也有人常将声旁字与同旁形声字相互混记。例如:把“神采飞扬”写成“神彩飞扬”,等等。这也是一种生造词语。
2.形似字
这些容易误写的字,大致又可分成以下几类:
(1)音同而又形似的字。这类字与上面谈到的同音字误记误写有交叉现象。如:把“璧”(完璧归赵)写成“壁”,把“毖”(惩前毖后)写成“毙”,把“恻”(恻隐之心)写成“侧”,等等。这种误写,多为以常见字代次常见字。
(2)单纯形似而造成误记。如:“锭”与“绽”,“徒”与“徙”,“茶”与“荼”,“钩”与“钓”,“刺”与“剌”,“蒿”与“篙”,“管”与“菅”,“块”与“玦”,“苔”与“笞”,“载”与“栽”,等等。这类例子很多,都极易进入命题人的视野。
(3)由于偏旁相似,而形成误记。如“冫”“氵”不分,“礻”“衤”不分,“廴”“辶”不分,“艹”“⺮ ”不分。这类字中一类是由于误记,记成另一个字,称为别字;另一类则是记成错字。
难点解剖
1.考查同音字的字形
(1)音同形异字,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的字。这类字在语义上有些相似,从而造成混淆。如:(括号中为别字)
鸠占鹊巢(雀)
针砭时弊(贬)
反映意见(应)
(2)音同形似字,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的字。如:
松弛(驰)
赔偿(尝)
烦躁(燥)
元宵(霄) 积毁销骨(消)
孽根祸种(蘖)并行不悖(背)
(3)音同义近字。这类字数量不是很多,但在使用中非常容易出错,判断也很困难。如:
水蒸气(汽)再接再厉(励)
认罪伏法(服)厉行节约(励)
无耻谰言(滥)口干舌燥(躁)
墨守成规(默)
2.考查形似字的字形
(1)形近音同字。这类字与上面“音同形似字”情况相似,从近几年命题情况看,本知识点区分难度较大,考生失误较多。要注意汉字形、音、义的关系。如:
娇生惯养(贯) 徇私舞弊(殉)
嬉笑怒骂(嘻) 演绎归纳(译)
功亏一篑(匮) 妨碍交通(防)
矫揉造作(糅) 专程谒见(竭)
乔装打扮(妆) 性格倔强(崛)
艰难困苦(坚) 敲诈勒索(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