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案
教学目的:
1. 巩固物质的分类际胶体的性质。
2.巩固学习离子反应及离子共存等相关知识。
3. 巩固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一:物质分类
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⑴ 物质分类的方法
⑵ 化学反应分类的方法
①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举 例表 示 式
化合反应C+O2 CO2
A+B==AB
分解反应CaCO3 CaO+CO2↑
AB==A+B
置换反应C+CuO Cu+CO↑
A+BC==AC+B
复分解反应AgNO3+NaCl==AgCl↓+NaNO3AB+CD==AD+CB
② 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 ——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 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 —— 离子反应和分子反应
2. 分散系及其分类
⑴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⑵ 组成: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剂——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⑶ 分类:当分散剂是液体或水时,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
分散系溶液胶体悬(乳)浊液
分散系粒子的直径<1nm1nm~100nm>100nm
分散质粒子的组成小分子或离子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外观均一、透明大多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
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一般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
实例食盐水、糖水淀粉胶体、Fe(OH)3胶体泥水
⑷ 胶体
①胶体的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胶体的性质
A: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B:布朗运动:胶体分散质粒子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的现象
C: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在分散剂里做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D:胶体的聚沉:消除胶粒所带电荷,并使其凝集沉降的方法
方法 1.加电解质溶液(也称盐析):如盐卤点豆腐。
2.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3.加热:如煮鸡蛋。
③胶体介稳定的原因:
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所以胶体粒子带电。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另外,胶体粒子在不停的做布朗运动。
一般说来,金属的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④胶体的应用:
土壤的保肥作用、制豆腐的化学原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明矾净水等。
注:本章后面配有相应的练习(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