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语文语用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一是情景性语言表达题。如全国卷Ⅰ要求补写出“畅想奥运”主题班会中主持人开场白的中间部分,湖北卷要求将一首唐诗的后两句改写成电影镜头的脚本,其他的如福建卷、广东卷、浙江卷、北京卷、山东卷、四川卷中也出现了这种题型。
二是概括性语言表达题。如全国卷Ⅰ要求根据所给材料进行概括,把两个语句补充完整;浙江卷要求从一则关于四川大地震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概括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出现这种题型的还有福建卷、安徽卷、广东卷、四川卷。
三是阐述性语言表达题。如湖北卷选择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要求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这种题型还出现在全国卷、湖北卷、江西卷、天津卷中。
四是会话性语言表达题。如安徽卷写出言外之意(潜台词),江苏卷针对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这一现象,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
五是衔接性语言表达题。如浙江卷要求把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其他的如重庆卷、山东卷、辽宁卷、宁夏?筑海南卷中也有这种题型。
六是提取性语言表达题。如江苏卷提供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
七是修改性语言表达题。如全国卷Ⅱ要求对一封求职信中用词不当的四处,找出来并加以修改;辽宁卷要求对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找出不得体的四处并加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