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1.史书上记载“益(当时一位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启的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实行了禅让制 B.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确立了皇帝制
2.史学家张荫麟先生(1905—1943)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到:“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莫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父系家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禅让制
3.《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4. 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反映了商代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集体耕作
5.西周晚期的《颂鼎》铭文载:“王曰:颂(人名),命汝官司(管理)成周贾廿家,监司新造贾,用宫御。”以下各项不可以用这段铭文作为考古依据的是( )
A.西周晚期的商业活动主要为官府控制 B.西周晚期政府注重对商业的管理和经营
C.早期商业多为宫廷贵族服务 D.西周晚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