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历史教案>>历史复习教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中国辛亥革命(新人教版选修2)

资料类别教案

复习教案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dhcat@126.com

更新时间2008-11-10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考核要求】 (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康有为“托古改制”;梁启超兴民权和“新民说”;孙中山三民主义和五权分立;比较三人思想。 (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预备立宪;辛亥革命;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宋教仁斗争;护国运动。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和影响 【知识概要】 一、萌生的条件:1、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君主批判思想的深刻的启迪;2、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先进中国人改变观念,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路;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西学的不断传入;5、近代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这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这促使人们开阔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了解世界,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二)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查看更多成套相关资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