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1.按清政府的规定,完粮纳税必须用白银,19世纪30年代末较20年代初农民同是交纳一两白银,而实际上要多卖60%的粮食,其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政治腐败,贪污成风 B.清政府国库空虚,不断加重赋税
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动荡 D.白银大量外流,源于鸦片走私
导析:题干说明的现象是白银价格上涨造成的,而19世纪30年代末白银价格急剧上涨的原因是鸦片走私造成白银外流。所以选D。
答案:D
2.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的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只相当于洪都拉斯人均消费量的一千二百四十六分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通商口岸太少 B.中国人贫穷,洪都拉斯人富裕
C.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D.中国国内商品丰富
导析:此题中“这种现象”就是“英国商品不能在中国市场倾销”,“最主要原因”即为“根本原因”时间限定语“1953年”,即为“鸦片战争后”这一阶段。这样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方面去分析即可判断出应选C。
答案:C
3.导致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入超额激增的直接原因是
A. 清政府建立总理衙门 B.外国侵略者操纵中国海关管理权
C. 洋务运动在实践中破产 D.清政府举借外债,出卖主权
导析:试题要求分析的是中国外贸不利的直接原因,首先应当考虑外国侵略者所具备的有利条件,也就是中国外贸不利的条件。对外贸易不论进口还是出口都要纳税,掌握这一权利才是主要条件,中国丧失这一主权,才是出现“入超”的直接原因。
答案:B
4.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当时国内出现了日益扩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B.在外资企业诱导下
C.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问题
D.部分地主官像绅商对投资新式工业有兴趣
导析:该题考查的知识内容较多,重在注意“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与民族资本主义相比较,两者有相同点,社会经济条件也有相同点。因此选A。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