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化学试题>>化学竞赛辅导试题

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

资料类别试题

竞赛辅导试题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化学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yuqiang

更新时间2008-11-7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第二题: 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中记载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这是人类有关金属置换反应的最早的明确记载。铁置换铜的反应节能、无污染,但因所得的镀层疏松、不坚固,通常只用于铜的回收,不用作铁器镀铜。能否把铁置换铜的反应开发成镀铜工艺呢? 从化学手册上查到如下数据: 电极电势: Fe2++2e == Fe  == – 0.440V;Fe3++e == Fe2+  == – 0.771V; Cu2++2e == Cu  == 0.342V; Cu2++e == Cu+  == 0.160V 平衡常数: Kw = 1.010-14; Ksp (CuOH)=1.010-14; Ksp [Cu(OH)2]=2.610-19; Ksp [Fe(OH)2]=8.010-16; Ksp [Fe(OH)3]=4.010-38; 回答如下问题: 1. 造成镀层疏松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夹杂固体杂质。为证实这一设想,设计了如下实验:向硫酸铜溶液加入表面光洁的纯铁块。请写出四种可能被夹杂的固体杂质的生成反应方程式(不必写反应条件)。 2. 设镀层夹杂物为CuOH(固),实验镀槽的pH=4,CuSO4的浓度为0.040mol/L,温度为298K,请通过电化学计算说明在该实验条件下CuOH能否生成。 3. 提出三种以上抑制副反应发生的(化学的)技术途径,不必考虑实施细节,说明理由。

查看更多成套相关资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