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提起高三议论文的训练,必然会谈到素材运用的问题。据了解,不少学生在限时作文的过程中,遇到最棘手的难题往往不是审题立意,而是写作材料匮乏,短时失忆(舌尖现象),或即使有材料,但不运扣题表达材料的内容等。
教学实践证明,解决这类难题的办法之一,就是训练学生根据话题或中心变换叙述的角度的进行论述说理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把手中的材料尽量发挥出“以一当十”的作用。例如:
材料:《贞观政要》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 “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一则“太宗吃蝗虫”的材料,可以生发出多少个角度,又可以论证多少个话题与观点呢?请看:
[角度1一一“忘记和铭记”](2005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试题)
(迁移片断)《贞观政要》中有记载,唐太宗视察庄稼的长势,却看到蝗虫带来的灾害。太宗遂向上苍祈求,希望将百姓面临的灾难转移到自己身上,要用自己的生命安全换取百姓的安居乐业。太宗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心铭记着百姓的哀乐。在这种“忘记和铭记”之间,唐朝日益兴盛,太宗终成一代明君。
本段表述素材的特点是:引述材料后,在说理处点题“忘记和铭记”,让材料与说理融合一体
[角度2———“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2005年高考全国丙卷作文试题)
(迁移片断)《贞观政要》中记载:“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杖而咒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遂吞之。”李世民乃是一代封建君王,肯于吞食蝗虫确是出人意料,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但这看似出人意料的举动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作为一国之君,李世民不但非常清楚粮食与百姓、人民与国家的密切联系,更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而这样贤明的君主成就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更在情理之中。只此一事便可看出,大唐之兴亦实属必然。
本段对素材的表述仍是采用先叙后议的方法的。即先引述原文---太宗吃蝗虫的材料,然后从“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角度来分析材料,论述观点。
[角度3-——“说‘安’”](2005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试题)
(迁移片断)《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视察农田时,见蝗虫蚀苗,不顾自身安全吞食蝗虫让其蚀己心而不危害百姓。太宗的祷告和希冀令人感动。岁乃民之根本,民乃国之根本,唐太宗舍一己之“安”,求万家之“安”,可敬可佩。农业乃国之根本,安泰之源泉,抓住了根本,方有杜稷之安稳,方可享百年之盛世、万代之荣光。“贞观之治”,得民心者得天下。
本段特别注意围绕话题“安”这个角度表述材料。而在引述材料后,即以说理的方式扣题论述,令到材料与话题、观点相勾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