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一、考点分析
(一)08年试题相关试题回顾
全国I卷14 16题 重庆卷15 16题 安徽卷14题
广东卷一16题 湖南卷17 20题 江苏乙卷18题 江西卷16题
辽宁卷14 17题 四川卷15题
(二)要求用考生自己的话来对语句、语段乃至整篇文章进行具体材料的总结与把握、筛选与提炼、加工与转化。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设题:
1.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
包括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对某一段内容的分析概括
2.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
所谓“抽象”,是与“具体”的相对而言,抽象的也就是概括的。所谓“阐发”就是化抽象、概括为具体。阐发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是举出实例,一是分析因果。
3.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
语句的含蓄,一是由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或某种目的,故意不直接表达想表达的内容,而把它隐含在字里行间;一是运用了象征、双关等修辞格,采用婉曲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看法。对此类材料,不仅要理解它字面的信息,而且要深人挖掘其所隐含的信息,即能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解说材料深层的内涵。
二、解题方法
1 要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从全文出发。
2 注意抓住各个文段中的中心句,这些句子一般在首句和尾句的位置上。
3 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有些过渡句不仅概括了前文的要点,也指出了下文的要点。
4 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之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
5审清题干,抓住重要信息提示。
三、组织答案
1)摘取。是指答案在原文中能找得到的。我们只要就题目要求,选取原文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作为答案即可。
2)组合。指题目答案所在原文中的信息有好几处,但在句式,字数,表达角度等方面还不合题目要求的,我们需要对其综合,重组,使表述符合题目要求。
3)自创。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中没有明确语句,需要我们根据对全篇的把握或或上下文语境,自己去悟的。就要用自己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理解,拟写答案。
四、典型例析
例1、08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敦煌
大地苍凉而贫瘠,宕泉河已经干涸,只剩时间和风在河床上流淌。一段最鲜活的历史就住在这贫瘠的表皮下……
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