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制作工具:PowerPoint]
(三)义辩法
即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
例:(1)一愁莫展 [“筹”本义是指“竹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主要是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品的凭证”。引申为“计策”“办法”,“一筹莫展”即一个办法也想不出。]
(2)不径而走 [“胫”是“小腿”,“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3)针贬时弊 [“砭”是指古代治病的石头针,“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
(4)誓不两立 [“势”是指情势。]
(5)功亏一匮 [“篑”是盛土的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