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语文教案>>语文复习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第六讲):比较阅读——诗歌鉴赏命题的新亮点

资料类别教案

复习教案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yizhi1129@163.com

更新时间2008-12-20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教学重点:1.掌握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典例探究 (05辽宁卷第17题)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船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⑴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⑵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分析: 王安石的诗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为人们所称道。他的诗意境空灵、用语精警、富有画意。《江宁夹口》是其后期作品,回荡在前期诗作中的强烈的政治热情锐退,诗风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为或闲淡,或凄婉,或孤寂。《舟下建溪》是一首描写旅途夜泊的七言绝句,诗中选用最有特征的景物,通过精心选材,巧妙构思,写出荒村月夜泊舟的静谧境界,使人如临其境。诗中化用前人成句不露痕迹,另出新意,清新隽永。 参考答案: ⑴两位诗人都借“月黄昏”三字来营造氛围,为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从而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分析: 第二问答案不唯一,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但一定要结合原诗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不能只答哪一个更好而没有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⑵①“应有”更好。王诗中“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②“犹有”更好。方诗中“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见上) 【亮点探究】将比较阅读的形式引进诗歌鉴赏,在比较阅读之中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已成了诗歌鉴赏主观题命题的新焦点。 比较鉴赏要从异中求出同来,也要从同中求出异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比较创作背景。2.比较意象的选择。3.比较感情基调。4.比较遣词造句。5.比较表达技巧。6.比较意境的营造

查看更多成套相关资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