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两次大战间的世界与中国
(1918—1945年)
一、知识结构
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美国开始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战后虚假繁荣,终于导致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争夺市场、转嫁危机的斗争愈演愈烈,德日意甚至走上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30年代形成斯大林模式;中国虽然在一战中出现民族工业的“春天”,但战后帝国主义重返东方,加强争夺和掠夺,尤其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列强转嫁危机,民族工业日益艰难。
政治上,一战摧垮四大帝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规模爆发;经济大危机发生后,美英法等国保持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德日意则走上法西斯道路;十月革命后,苏联成立,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中国则军阀割据,国共合作进行资产阶级大革命,分道扬镳后国共对峙,中共独立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