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历史教案>>历史复习教案

历史:复习提纲教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岳麓版必修2)

资料类别教案

复习教案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岳麓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cjxjxch@163.com

更新时间2008-9-5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课标要求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原因:西方列强入侵,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占领中国市场 2、表现: (1)传统的经济结构逐步瓦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2)中国逐步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影响: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买办成为新的社会阶层;民族资产阶级诞生 二、洋务与官办(洋务运动) 1、背景:(1)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 (2)洋务派要“自强”、“求富”(目的) 2、具体实践---创办军事、民用工业(官僚资本) (1)军事工业: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第一家;标志近代工业起步);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规模最大) (2)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结果:(1)未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腐败、技术落后) • (2)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一)产生 1、背景:自然经济的瓦解;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2、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3、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地域特点:沿海) 4、特点:集中于东南沿海;结构畸形:重工业薄弱,以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二)初步发展 1、时间:甲午战争后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