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化学试题>>化学一轮复习试题

2010届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15讲《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资料类别试题

一轮复习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1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化学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yejianxin2000@yahoo.com.cn

更新时间2009-10-5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知能整合】

一、分子的立体结构

1.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1)A的价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时,价层电子对间的相互排斥使得键角最大,据此可以直接推测分子的空间构型。(2)A上有孤电子对时,孤电子对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参与电子对间的排斥,使得各电子对间的夹角最大,据此可推测出分子的VSEPR模型,去除孤电子对后即得分子的立体结构。

2.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是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提出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数、孤电子对数及与之相连的原子数间的关系是:杂化轨道数 =孤电子对数 + 与之相连的原子数。杂化前后轨道总数不变,杂化轨道用来形成σ键或容纳孤对电子,未杂化的轨道与杂化轨道所在的平面垂直,可用来形成π键。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极性:(1)分子极性是分子中化学键极性的向量和。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O3除外),只含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必然含有极性键(O3除外)(2)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是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是极性分子。在极性分子中,某一个部分呈正电性(δ+),另一部分呈负电性(δ)(3)对于ABn型分子,根据VSEPR模型,若中心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孤对电子(即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主族序数),该分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子。

 

查看更多成套相关资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