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导学

备考200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晨读材料(二十七)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mlxq369@yeah.net

更新时间2009-3-11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缺月挂疏桐,缥渺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的,黄州的赤壁给苏轼从高峰到低谷的落差,苏轼回赠以淡然,他躬耕于荒地,筑茅屋,体会大自然的原始意味,自得其乐,独享这份难得的恬然与淡定。于是在赤壁,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 赤壁那浩荡东去的大江,洗去了苏轼原有的光环,苏轼回以一份超脱。他拄竹杖,履芒鞋,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回首向来萧度处”,只愿“也无风雨也天晴”。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赤壁上那一片赤红色的陡峭石坡隔绝了外界的嘈杂,而就在这里,苏轼成熟了,成熟了这灭寂后的重生。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外界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正因如此,赤壁注定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次又一次继往开来的对话。 可以说,苏东坡没有了“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哀怨,更多的是“大江东去”的豪情,少了些“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多愁善感,却多了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豁达。是的,苦难没有磨去他的才情,反而使他成就了一种人格,这种人格“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是一种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宽厚的人格,是一种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人格。他并非居住于山坡上,而是居住在自己的人格里。他在翁牖绳枢中体验生之快乐,在颠踬的人生中保持活的尊严,在喧嚣中找到宁静,在荒凉中找到绿洲,在人生坎坷中,在生命不堪承受的苦难中,他一蓑烟雨任平生!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