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一、1、①宾语“寺”与“桥”提前,突出游览的处所,诗人对游处景物的深情和盘托出。②“寺忆”“桥怜”结构上的倒装,自然地使物有了人格,表明了“寺”“桥”对作者的记忆与情感,正好说明了“江山如有待”,多情江山待诗人。③惟物忆怜,使作者留恋,正应人间无家可居,其内涵丰厚深沉。
2、“薄”与“迟”。表明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景色之美。真乃江山有情。
二、1.客观;主观 2.因为宋祁的“为君”两句表现的只是诗人的主观之意,没有主客交融,而“把酒”两句则巧妙地将“把酒送春”和“春不语”主客双方的不同情意和心态共织于一体,构成了殷切之情与漠然之态的情感反差,凸显了诗歌的涵蕴之美。还有“黄昏”“潇潇雨”等以景写情技法的运用,更让人生沉郁忧怨,黯然神伤之感怀。
(第1题2分,每处各1分。第2题4分,表现技巧赏析3分,语言表达1分;赏析只要能点明彼此的一些差别,且有言之有理即可,赏析角度不要求跟上述答案完全一致。)
三、(1) ① “邀”字采用拟人手法,把月影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②“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写出溪声好像可以用枕装起来一样。
(2)反衬手法(以动衬静),幼雀雏燕在檐前鸣叫,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
(3)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及归隐村野、终老还乡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