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地理教案>>地理其它

地理:4.3《公众参与》教案(鲁教版选修6)

资料类别教案

其它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1

教材版本鲁教版

使用学科地理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qy

更新时间2009-5-3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目标分析:

    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这条“标准”旨在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其设计落脚点在学生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上。在了解了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危害之后,通过本条“标准”的学习,学生就应该内省自身应该在环境保护中应持有的态度,应担负的责任以及应采取的行动,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所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是非常重要的。请看下面一段阐述:

    生产(包括工业、农业、交通、第三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公众已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如废弃物的任意排放、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态帝国主义政策等等,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地批判。而生活领域(居民生活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例如,目前在中国,除了企业的污染(点源),面源上的污染很大程度上是由居民生活造成的,如垃圾问题。公众一般认为污水主要是由工业生产排放的,但目前生活污水的比例逐渐增大。例如,北京市的生活污水已经占污水排放的将近一半。

人们还有一些错误的环境意识,如享乐主义、过度消费,认为个人造成的污染很小、无碍大局等等,还较多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特别是在我国以往的环境教育及宣传中,较多地过分地强调企业或社会的破坏性行为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忽视公民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个人行为单独来看对环境的影响很小,但如果是一个村庄、一个小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全球,那末对环境的影响就十分巨大了。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